在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背景下,许多国家要求中国调整经济增长模式,但中国内向型的经济增长转变,必然意味着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中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影响将大大提高,中美关系也因此需要“重新平衡”。这是基辛格8月19日发表在《华盛顿邮报》上的一篇文章的观点。
基辛格认为,过去几十年来,世界已经习惯于“好胃口”的美国大量消费,而中国则向美国提供大量消费品。大量美元流入中国,然后中国再借钱给美国消费。中国曾经对美国这种“低风险、高增长”的模式非常向往。
危机来临,一切信心都被动摇了。美国系统性的金融危机,使中国持有的美元资产面临着极大风险。但为了保护自己手中的美元资产价值,中国不得不继续持有数额庞大的美元资产。其结果难以避免地使中、美两国陷入两难的境地——一方面,两个巨大的经济体之间的依存度大大增加,美国金融稳定和经济增长符合中国的利益;另一方面,中国在经济上减少对美国的依赖又符合自己的长远利益。
与此同时,美国的通货膨胀抑或是通货紧缩,不仅仅拖累了美国自身,对中国来说也是一场噩梦。但从另一角度来说,中国手中已经持有了一根对美国影响空前巨大的经济杠杆。
现在许多现象都说明了中美互动的发展趋势:无论公开或私下,中国官员现在比以前更频繁地“指点”美元,表达中国自己的想法;中国正在增加与印度、巴西以及俄罗斯的贸易,并在贸易中使用这些国家的货币;中国央行正在使自己的外汇储备多元化。
基辛格认为,许多美国人没有重视这一趋势(中国对美国影响力与日俱增)。但无数的历史事件证明,中国在追求自己的目标时,总是有着极大的耐心。因此,美国人必须重视中国影响力的增长。为了避免中美各自的政策最终走向对立,美国必须支持中国扩大在全球经济体制决策过程中的发言权。
按照许多人的观点,如果中国改变自身的经济增长模式,把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增长转为内需侧重型的经济增长,而美国则减少消费导向型经济,那么,世界经济增长将重获动力。
但是,并非所有人都意识到,如果中国和美国都采纳了这个“处方”,那么,经济增长格局的变化,必然会导致世界政治格局的改变。届时,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依赖将大大减少,而中国周边国家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将不断增加,其结果是中国政治影响力的极大提高。中美间贸易依赖的减少,必然要用更多的政治合作来弥补。
不可否认,“重新定义一个中美之间的远景合作模式并非易事”。基辛格认为,中、美在政治上“平等协作”并没有多少经验。
为了未来的平等协作,美国必须摒弃“遏制中国”这一“冷战词典”中遗留下来的、颇具吸引力的政策;中国也必须警惕所谓打垮“美国霸权”、建立“亚洲集团”的思维。基辛格认为,中美之间必须吸取上世纪英国和德国之间由朋友变敌人的教训。否则(如果中美对抗),在全球能源、气候变化、核不扩散等需要中美合作共同应对的全球性问题上,世界将面临灾难性的后果。
基辛格很不赞同中美“两国集团(G2)”的提法。他认为,这既不符合两国利益,也不符合全球利益。在21世纪,世界需要一个多边机制。亚太地区的国家所存在的民族认同,比二战后欧洲国家还要强烈,因此必须警惕亚太国家再次形成“保持力量均势”的国际政治观。
基辛格认为,现在国际事务的重心已经在向亚洲转移,美国也正在学习扮演着一个有别于霸权主义但仍能保持领导地位的角色。世界需要中美紧密合作、并对该地区所有国家开放的亚太合作框架。
本报华盛顿8月20日电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