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选民排队等待投票。这是自塔利班政权倒台以来阿富汗举行的第二届总统选举。新华社/法新
阿富汗20日举行总统选举。选前民意调查显示,现任总统哈米德·卡尔扎伊支持率超过对手,胜选连任几率较高。
除胜负外,这次选战尚有三大看点,一为“安全”,二为“反恐”,三为“民主”。
先看“安全”。国际社会相当关注阿富汗选举前后安全形势。美国更视眼下形势为阿富汗安全全局的风向标。
情况却不容乐观。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死于暴力事件的阿富汗平民数量比去年同期增加20%以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驻阿国际安全援助部队仅7月就有75名军人死于恐怖袭击;选举前几天,阿富汗发生恐怖袭击的数量从日均32起增至日均48起。
事实表明,贝拉克·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后,尽管美国增兵并计划继续增兵阿富汗,阿安全局势并未如预期般好转。
8月20日,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一名阿富汗妇女准备投票。这是自塔利班政权倒台以来阿富汗举行的第二届总统选举。新华社/路透
再看“民主”。选举不等同民主,这早已成为共识。在安全无保障、反恐形势仍严峻的情况下,放言“民主”,未免奢侈。
国际社会和阿富汗多数民众,真诚希望看到阿富汗实现民主政治。不过,史上毕竟鲜有在他国军事干预下实现民主政治的成功范例。
何况,眼下在阿富汗具相当大影响力的美国,“赞助民主”的历史记录远非良好。
冷战以来,先在朝鲜,后在越南,又在古巴,更在非洲和拉丁美洲多个国家,人们并未看到美国总是和代表民主与进步的一方为伍,倒是看它常常出于自身战略利益的考量,站到反民主的阵营一边。
亲之者,赞之以“民主盟友”;仇之者,责之以“邪恶轴心”。这倒似美国惯常的做法。因此,我们对美国政府帮助阿富汗实现民主、繁荣的诚意,总难免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张宁)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