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成都8月21日电(记者余里 苑坚)刻在骨头上的古彝文、神秘的毕摩文化、精美的漆器、奢华的鹰爪杯……一件件展品无声地再现了凉山彝族曾经的奴隶制社会形态。尽管长期处在落后的奴隶社会,凉山彝族却在不断的社会生产实践中创造出了灿烂的民族文化。
今年恰逢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首府西昌建市30周年,在世界上唯一反映奴隶社会形态的专题博物馆——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内,可以感受到凉山彝族从奴隶社会一步跨越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巨大变迁。
今年57岁的博物馆副馆长瓦渣克基是一位彝族人。据他介绍,为更好地保护和研究彝族文化,国家在1985年下拨200万元专款建成了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后来历经4次大规模改建,目前已成为中国彝族文物和高级别彝族文物收藏最多的博物馆,许多文物和资料具有很深的文化内涵,对研究人类学、民族学及其他社会自然科学有很高价值。
展馆里可以看到,昔日的旧凉山等级森严,只占彝族人口0.1%的大小土司和占总人口5%的“兹莫”“诺伙”等奴隶主阶级,掌握着大量的土地、牲畜、农具等财富,而占总人口70%的奴隶阶级“兹伙”,却世世代代为奴隶主所有,由奴隶主随意支配买卖。
1952年10月1日,有彝族和汉族的各界人士参加的凉山地区首届人民代表会议在凉山昭觉县召开,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前身——凉山彝族自治区正式成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凉山彝族第一次有了自己的自治政权,从元代开始的土司分治和后来出现的奴隶主割据并存的局面到此结束。4年后,民主改革运动在凉山轰轰烈烈地展开,奴隶主的一切特权和债权被全部废除,生活在凉山的近60万名奴隶获得了解放,从封建落后的奴隶制社会一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