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重庆8月23日电 一本活脱脱的“消防字典” ——重庆八旬消防老兵吴方吉眼里的消防变迁
新华社记者王晓磊、张桂林
“解放前,报警靠烟,救火靠跑,灭火主要武器是木桶、火钩。”从1941年就开始当消防兵的吴方吉老人感慨:“再看看现在的高科技消防设备,我连名字都叫不出来了!”
85岁的吴方吉老人解放前就在重庆当消防兵,经历了抗日战争时重庆大轰炸的灭火战斗,见证了建国后60年的消防历程,熟悉他的人都称他是一本活脱脱的“消防字典”。
“1941年,我加入重庆南岸罗家坝消防六中队。当时20多个兵加上消防器械,全挤在几十平方米的出租房里,睡觉靠打地铺。”吴方吉说,当时哪有什么火警电话,白天看到冒烟了、夜里看到天红了就跑去救火。那时的消防车名叫“蝴蝶车”,车尾有两个蝴蝶须一样的踏板,出勤时要摇着一个铜铃当作警笛,但更多的时候救火还是靠徒步跑。
“有一次扑灭重庆南山文峰塔大火时,用上了水枪、火钩、榔头、斧头、锯子、撬棍十八般兵器,结果水还是送不到10米高处。消防兵们从群众家借来水桶,提起水一遍一遍往楼上冲。”
解放初期,消防的条件有所改观,但仍然很艰苦。“有一次罗家坝消防六中队10余名官兵去执行救火任务,由于没有便捷的陆上交通工具,战士们乘了一条小木船,奋勇沿江而下,结果船行到江心就被巨大的漩涡打翻,8名消防员壮烈牺牲。”吴方吉回忆说:“许多在岸边目睹这一情景的群众都哭了。”
上世纪70年代末,重庆民居多数仍是砖木结构的小楼和棚户,沿着长江、嘉陵江边还有不少吊脚楼,很容易失火,一烧就是一大片。加上交通条件差,重庆主城连一条长江大桥都没有,消防兵过江要靠轮船摆渡。“记得有一次,重庆长江大桥南桥头工地发生火灾,我们驻地在长江北边,只能坐慢腾腾的渡船去救,在长江上眼睁睁看着大火在烧。”
吴方吉说,条件明显改善是在上世纪80年代,重庆消防部队有了一座3层小楼,楼里安上了几部手摇电话机,算是办公室兼接警台。消防器材设备主要就是消防水罐车、泡沫消防车,很多设备我国造不出,要从国外进口。出火灾现场时,战士们有了一身制服、消防斧、水枪。为了抗火场高温,要把制服用水淋湿。
“到了90年代后,城市里高楼大厦密密麻麻,防火难度比过去大得多,但城市道路四通八达,长江大桥、嘉陵江大桥有好几座,灭火出警也方便多了。”吴方吉说,消防部队的装备和保障功能也水涨船高,大多数常规装备都是国产的,特种装备越来越多。
在目睹着消防装备变好的同时,这位老兵也见证了消防部队功能的扩展。他高兴地说:“以前消防兵就是救火,现在还要救难、救困。谁家门锁打不开了,哪个小区缺水了,甚至捅个马蜂窝,都可以找消防部队。”
“退休后我还经常到消防部队去参观,现在除了消防水车、水带还认识以外,很多设备都叫不出名字了。战士们的装备也有了很大变化,防护服、通讯设备、破拆工具、云梯、防毒面具等样样齐全。火灾接警、灭火指挥系统也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灭火的效率更高了。汶川大地震中,重庆消防部队靠着专业的训练、好的装备和工具,成功救出了一大批被困群众。”说到这里,老兵吴方吉十分感慨:“60年前,我们要是能有这样的条件,能多救多少人哪!”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