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特约记者李雪报道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近几周美国主要经济指标都出现回暖态势:企业降低了裁员人数,储蓄率上升过后保持平稳,而今年4至6月份的各行业生产力水平也创近六年来新高。但是,数据方面的利好消息并没有切实改善美国普通百姓的生活,民众能够切实感受到的“经济复苏”还尚未到来。
美国富国银行高级经济学家马克-维特纳表示:“目前的经济复苏只是体现在各项指标的转好。” 成千上万的美国民众并没有感受到经济回暖带来的实际好处,工资依旧停留在较低水平,找一份好工作仍然困难重重。
美国劳工部于本周二表示,今年第二季度非农业生产力水平上升了6.3%(经季节性因素调整后的数据),相比2000年至2008年的平均水平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从长期角度来看,生产力水平的上升将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有助于企业获得更多收益。但推动今年二季度生产力指标上涨的原因是企业缩短了生产时间,而非提高了产出。在劳动力成本下降的同时,员工的购买力也受到了限制,令原本脆弱的消费市场再次遭到打击。此外,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企业可以聘用更少的员工来完成生产任务,进而使就业环境进一步恶化。面对着经济衰退的挑战,许多企业缩短了员工劳动时间,平均每周工作时间更是跌至历史新低。目前,约有9百万美国人因为经济原因而选择兼职工作。
加州大学经济学专家布拉德-德龙在分析了政府数据后表示,美国在走出经济衰退的泥潭后,还要花费55个月的时间来解决就业问题。1990年至1991年,美国政府用了29个月的时间来应对就业问题,而1981年到1982年则只用了7个月。根据政府7月份公布的数据,美国失业率由9.5%下滑至9.4%。但值得人们注意的是,此次失业率数据并没有将退出劳动力队伍的40万人统计在内。目前全美待业时间超过27周的民众已经达到500万人。一些经济学家表示,经济结构的转型导致就业情况恶化,即便在经济回暖后找工作也不会更为容易。在家待业时间越长,人们就越不容易重新上岗,积蓄的消耗殆尽令很多人丧失掉赎回房屋抵押品的权力。美国经济政策学会主席劳伦斯-米歇尔表示:“经济学家眼中的复苏是指经济整体停止萎缩,这和老百姓想的并不一样。”
找不到工作迫使越来越多美国人将省钱放在了首位,而消费疲软恰好是阻碍经济复苏的关键因素。走在美国城镇街头,人们看到的是大量闲置的厂房、卖不出去的新车以及空荡荡的购物中心。劳伦斯-米歇尔指出:“产能过剩以及失业率居高不下是关键问题。我们需要的是消费者。”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