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万份家族“隐私档案”
有人估计,从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全国大约有2万种家谱被人为毁掉
《望东方周刊》记者杨天、特约撰稿汤历|上海报道
7月的一天,上海图书馆谱牒研究中心的胡德收到一份来自广东佛山的快递,大纸箱里装着6大本《张氏族谱》。
这套《张氏族谱》,是一位新加坡华人在广东佛山旅游时从一个旧书店里淘到的,随之捐赠给了上海图书馆。
上海图书馆目前藏有中国家谱近2万种,计20余万册,有365个姓氏,是国内外收藏中国家谱原件最多的馆藏机构。1996年,该馆正式将收藏的家谱对外开放,创办了大陆第一个中国家谱阅览室。此后,不断接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人家谱捐赠。
家谱,这种在农耕社会曾严禁外族人窥视的家族“隐私档案”,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慢慢撩开神秘的面纱。越来越多的人将珍藏的家谱捧出来与世人共鉴,为展示家族历史、彰显祖先功德,更为让失散的家族后裔找到寻根之路。
2009年7月,由上海图书馆整理编纂的《中国家谱总目》出版,首次将全世界范围内的52401种华人家谱汇编成目,涵盖了608个姓氏。该书主编王鹤鸣说,这是“为全球华人寻根问祖提供一份完整的路线图”。
“家庭百科全书”
2002年,上海申办世博会的关键时期,新华社发了一条消息:在1851年伦敦首届世博会上,来自上海的中国商人徐荣村曾以自己的“荣记湖丝”参展,并获金银大奖。
这个将中国参加世博会时间提前了16年的发现,来自于上海图书馆收藏的一套家谱。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徐希曾在上图翻找自家的北岭徐氏宗谱时,看到了关于其曾祖父徐荣村参加世博会的原始记载。谱内传记中详细描述了徐荣村的参会过程,并载有获奖奖牌、荣记湖丝商标及牌匾等实物画像。
“家谱与正史、方志,一起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根支柱。”多年潜心家谱研究的王鹤鸣,这样阐述家谱的重要地位。
另一个著名的家谱故事与周恩来有关:1939年春,周恩来回祖籍绍兴,族长拿出《老八房祭簿》,让他续谱。从周恩来祖父迁至江苏淮安后,周恩来那一辈的人基本没有回去过,因而祭簿上没有他们的名字。周恩来在祭簿上续写:“恩来,字翔宇,五十房,樵水公曾孙,云门公长孙,懋臣公长子,出继簪臣公为子,生于光绪戊戌年二月十三日卯时,妻邓颖超。”这一资料,载明了周恩来的生辰八字,标明了其淮安家世与绍兴祖籍的关系,对研究周恩来个人及家族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在王鹤鸣看来,家谱就是一部家庭百科全书。他介绍,一般家谱主要包括谱名、祖先像、目录、修谱名录、谱序、世系表、传记、祠堂、坟茔、契约、族产、字辈排行、领谱字号、家规家法、风俗礼仪、恩荣录、先儒谱论等内容。
1997年,国家档案馆等合编的《中国家谱综合目录》收录了家谱1.5万余种,但还远不够完备。2000年,上海图书馆的《中国家谱总目》项目正式立项,“我们想把2003年之前刊印的,全世界范围内公藏和私藏的华人家谱编成提要式目录。”王鹤鸣说。
这项工程进行了整整9年。
日前刚刚出版的《中国家谱总目》中,收录了世界上留存最早的纸质中国家谱——《仙源类谱》。这是宋皇室宗谱,又称玉牒。谱内记录了宋太祖(赵匡胤)、太宗和魏王之下六世以后的皇亲世系。
名人家谱更引人关注。1935年编修的《孔子世家谱》,记载孔子后裔达70余世,全谱共154册,是上图馆藏册数最多的线装家谱,因其记录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以及严谨的体例、翔实的资料,被称为“天下第一谱”。而如《李鸿章家谱》文字详赡,事可征信,有些内容更是涉及晚清重大史实。
华人家谱有相当一部分流传到了海外,“美国收藏的最多,其中,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就有缩微胶卷1.7万种。”王鹤鸣介绍说。
20年人为毁弃2万种家谱
家谱学说,发端于商周。早期的家谱,主要记载帝王诸侯的世系、事迹。魏晋南北朝时,门阀制度盛行,家谱成了世族间婚姻和仕宦的主要依据。隋唐五代以后,修谱之风从官方刮向民间,特别是宋明清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推动社会权力进一步下沉,氏族宗族也向平民宗族发展,家谱更多地由官修变为私修。通过展现姓氏原始、迁徙本末、世系渊源等,私修家谱起到了追祖溯宗、联宗收族的作用。
“那时,修谱成了全民性文化活动,尤其在江浙皖湘,几乎村村修谱。”王鹤鸣说。
但是,数量如此庞大的家谱,现今留存下来的却并不太多。
“除了战乱使相当一部分家谱散失和损毁外,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改革开放前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对于家谱重要性的忽视。”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研究员王铁说。
20世纪50年代,在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时期,随着旧的宗法关系被打破,被认为代表着“封建族权”的家谱多被付之一炬。“文革”则令更多的家谱遭遇灭顶之灾。有人估计,从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全国大约有2万种家谱被人为毁掉。
上海图书馆的老馆长顾廷龙独具慧眼,50年代组织队伍赴江、浙、沪、皖、赣等地,从造纸厂的化浆池前,从废旧物资商店中,抢救出5800多种、47000多册家谱。
成百上千斤旧家谱,就这样被板车拉回了上海图书馆。此后,上图一直延续了老馆长的传统,每年平均采购家谱500余种。
上世纪80年代后,经济开放带来了文化的开放。海外同胞到大陆寻根问祖的热潮渐渐兴起。
1984年,船王包玉刚回到故乡宁波,在参观天一阁时,查看了阁中珍藏的一套《包氏家谱》。包玉刚顺着包氏绵延脉络查下去,意外发现自己是包拯的29代嫡孙,高兴得喊起来,“我是包青天的子孙!”
90年代以后,这股寻根热潮也波及内地。
1997年,时任国家副主席的荣毅仁到上图视察,上图为他准备了三份《荣氏家谱》,分别是清同治年间、宣统年间和民国的编修本。“荣老看到‘第31世毅仁’的字样,很兴奋。”
“在这里,只要你能提供家谱名称、编修年代、册数、家族祠堂名称等尽可能多的信息,就有可能找到自家的家谱。”上海图书馆谱牒研究中心的顾燕说。
民间修谱热潮
2007年一个秋日,江苏常州横山桥,震天锣鼓打破了小镇的宁静。一个稀有姓氏——“是”姓,在此举办新修家谱的颁谱仪式。
企业家是裕兴是这次新修家谱的出资人之一。据称,是氏家族的得姓始祖是仪,被记载于《三国志》中,距今1800多年。1385年,是氏家族创谱。620年来,这个人口至今没有超过6000人的小家族,平均52年修谱一次。
是裕兴出生的那一年,正是是氏修谱的年份。在那部1948年修订的族谱上,是裕兴排行“有”字辈,但由于战乱等原因,这部族谱是裕兴却一直无缘得见。
2005年,距上一族谱的修撰已过去了58个年头,是裕兴和族中的几位长辈萌生了新修一部族谱的想法。他从家族的老人们口中得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可能藏有是氏家谱。奔赴美国的是裕兴,果然在那里找到了1880年和1915年两个版本的《陵是氏宗谱》。
为修新谱,是氏家族募集了几十万捐款,组织了一个20多人的编修委员会,经过近两年的努力,终于修成新谱。
“在这次编纂的《中国家谱总目》中,1949年后的新修家谱大概占到了四分之一。”顾燕说。
上世纪80年代起,民间修谱活动在我国开始复苏,特别在浙江、广东、福建等一些经济发达并与海外交往密切的地区,由于新的经济力量和外来资金的介入,使原有的家族传统被激活。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各地修谱更为高调。历来有修谱传统的浙江金华、丽水、温州等地,不少县城、村镇,几乎到了家家户户入谱的程度。
在上海图书馆负责家谱收集工作的胡德,2003年曾应邀参加了江苏武进一个家族新谱的颁发仪式。“要祭祖,杀猪宰羊,还请戏班子唱了三天戏,几乎完全继承了祖先的风俗。”
“新时期修谱的骨干,多数是离退休干部与退休教师,不少家谱有在职的地方干部领衔,台湾和海外族人也积极参与和资助。”王铁介绍说。
王鹤鸣也认为,目前民间修谱的热潮,“农村人比城市人感兴趣、海外人比大陆人感兴趣、老年人比年轻人感兴趣”。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