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阳8月25日电(记者李忠将)我国首个社会主义新农村水利扶贫试点贵州铜仁地区,以解决工程性缺水为突破口,通过大规模水利工程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夯实农业基础设施,解决山区97万农民饮水困难。同时促进了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民增收。
铜仁地区处于我国18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武陵腹地,据铜仁地委书记廖国勋介绍,由于境内属喀斯特地形地貌,山高谷深,水低田高,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加上长期投入不足,水利设施脆弱,有水不能保、有水不能蓄,导致这一地区“十日无雨就旱,三日连下则涝”,工程性缺水严重。
实施水利扶贫试点前,全区260万亩耕地中有150万亩无水利设施依托,人均有效灌溉面积仅0.36亩,人均保灌面积仅0.24亩。频繁的旱涝致使每年成灾面积占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严重的工程性缺水导致大部分山区农民耕作的是“望天田”,风调雨顺时还能基本解决吃饭问题,稍有旱情,贫困程度就加深。
为此,2006年水利部与贵州省把铜仁地区作为我国第一个新农村水利扶贫试点,5年试点计划投入31.24亿元实施骨干水利工程、大型灌区改造、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雨水集蓄利用等十大类项目。实现全区新增有效灌溉面积40万亩,人均有效灌溉面积0.5亩,解决90万人及300所中小学的饮水安全。
试点期间,铜仁地区开展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实践,初步形成了以蓄为主,蓄、引、提相结合,小型为主,中、小、微相结合,灌溉为主,灌溉、发电、供水相结合的区域性供水体系。
铜仁行署副专员王磊说,试点实施三年多来,全区人均有效灌溉面积提高到0.45亩,人均保灌面积提高到0.33亩,解决了97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8.5平方公里。
同时,水利扶贫试点区农业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水利工程试验区农业产业结构正在发生改变,一些半干旱地区的农民,正在改变过去只种玉米、红薯的传统习惯,种上了经济价值较高的蔬菜、水果等,帮助农民增收。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