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文章:继续“撬动”复苏的民生杠杆
大力发展民生事业,可提高消费信心,促进国内消费需求的扩大,为经济复苏和快速增长提供持久动力
文/韩保江
随着中央以扩大内需为核心的“四万亿”刺激经济方案的逐步实施和社会信心逐渐恢复,国民经济企稳回升趋势已日益明显。
首先,“四万亿”刺激经济方案所确定的政府十大重点投资领域中,除了明确把城镇廉租房、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安居工程和农村水电路气房等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投资重点外、还把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直接与民生建设直接联系的社会事业发展领域作为投资重点。4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公布,拉开了我国新一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战役的序幕。同时,社会保障范围进一步扩大,广大农村居民有了最低生活保障,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普遍得到提高。为此,中央今年计划投入社会保障资金2930亿元,比2008年增加了439亿元,同比增长了17.6%。
其次,为了“保增长”和“保稳定”,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紧紧扭住“扩大就业”这个民生之本,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稳定和扩大就业的政策措施。一方面加强重点人群的就业工作,千方百计扩大大学生就业,组织开展“春风行动”等活动促进农民工就业,加强对返乡农民工的就业服务;另一方面加大自主创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对广大的民营中小企业实施了社会保险五项缓缴和四项降低利率的政策,进而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
由于这些政策和努力,今年上半年我国不仅实现了近七成的高校毕业生签约就业,271万城镇下岗人员再就业,进而把城镇失业率控制在4.3%的较低水平,而且有效促进了社会稳定和社会和谐,为保证经济增长创造了宽松的社会环境。
第三,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今年以来,针对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居民劳动所得所占比重低、企业所得和政府所得比重高”的不合理现象,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收入分配关系调整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力度,最大限度地争取“改革发展成果让人民分享”。一是着力“提低”,即通过检查新劳动合同法执行情况等措施维护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二是着力“限高”,通过行政和法律手段限制国有企业高管人员的薪酬提高幅度。三是着力“扩中”,通过调整个人所得税纳税税基和取消利息税等手段,积极促进中等收入者群体的扩大。四是着力“均衡”,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手段,努力缩小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
当前,我国国民经济仍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为了真正实现经济复苏,除了要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还必须继续加大民生事业发展的投入,以进一步发挥其“撬动”经济复苏和促进经济繁荣的杠杆作用。
通过大力发展民生事业来“撬动”经济复苏,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大力发展有关产业而可能带来的重复建设和由此导致的“生产相对过剩”的尴尬,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刺激消费信心,促进国内消费需求的扩大,进而为经济复苏和快速增长提供持久动力。特别是民生事业发展本身就是许多关系民生的服务业发展的过程,因此,加大民生事业投入,促进服务业发展,不仅能够直接促进经济发展,而且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优化,进一步克服我国服务业发展长期滞后的“缺陷”。
发展民生事业不仅要靠认识提高,而且要靠实在的“发展行动”。自上而下应该进一步落实好国家“四万亿”刺激经济方案中有关民生事业发展的投资和项目,认真把钱花好、把事做好,不留遗憾。同时,要在“量力而行”和“力所能及”的原则指导下,进一步加大对民生事业发展的财力和物力投入。
加大对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财力投入,努力从根本上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不仅要“锦上添花”,还要“雪中送炭”,首先解决广大农村居民和城镇贫困人口“看不起病”的问题。
加大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财力投入,既要不断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及时把广大农村地区纳入社会保障范围,又要随着经济增长适时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和养老金标准,切实让人民群众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成果。
加大对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城镇失业人口的技能培训财力投入,通过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来破解“就业难题”。为鼓励创业,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政府还要对创业者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努力减轻中小型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税费负担,促使其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加大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财力投入,进而承担必要的改革成本。
总而言之,发展民生事业一举多得,治标治本,将越来越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和社会和谐的主要路径。□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