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名醉司机被拘留 |
被拘留,与妻儿告别 |
因公陪酒醉驾拘留 领导慰问工资照发抽中华
一顿业务饭局让宾主双方均喝得尽兴而归。而当酒宴落幕后,却上演了一幕黑色喜剧。在自前晚7时开始一直持续到昨(28)日清晨6时的酒后驾车专项整治中,交警四分局共查处51名司机酒后驾车,19名醉司机被依法行政拘留15天。其中,至少有5名醉司机颇为委屈地称自己喝的是“业务酒”,醉酒驾车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而同样因喝“业务酒”而将被拘15天的刘某则因这次“因公负伤”而受到单位领导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安慰”……
喝“业务酒”遭拘 领导第一时间致电安慰
昨日上午,记者在交警四分局见到了被挡获的19名醉司机。
原来,刘某所在单位于前晚为招待客户摆设了一桌酒局,刘某也前往作陪,并在酒宴中与客户们把酒言欢。而刘某在酒宴结束后,也因醉酒驾驶而被拘留。当单位领导得知刘某被拘后,第一时间便致电给刘某表示安慰,并向其保证在被拘留的15日内工资照发。同时,颇为“关心”下属的领导还连夜动用所有人脉关系,试图将刘某“捞”出去。“结果没有‘捞’出去。”刘某说,“捞人”计划失败后,单位领导又赶紧派人送来了生活用品,“还给我买了好烟,慰问我。”把玩着手中的中华烟,刘某哭笑不得。
喝高兴了客户 送自己拘留15天
在昨日被拘的19名醉司机中,喝得最高的是家住苏坡立交桥附近的男子郑某。经酒精测试仪测试,郑某血液中的酒精含量高达161.8mg/100ml。此刻的郑某愁容满面,谈及醉酒原因,他的神情甚至有些愤怒。
郑某说,前晚9时许,他在九里堤和2名生意伙伴摆开饭局,“吃这顿饭就是为了收回几万元的货款。”郑某说,自己平日滴酒不沾,可2位伙伴要喝酒。为了顺利收回货款,郑某决定豁出去,频频向生意伙伴举起酒杯。一顿酒局,众人尽兴而归,郑某也顺利收回了几万元货款。当晚11时许,郑某带上刚收回的现金准备驾车回家。就在他行驶到双星大道虎威加油站路口时,被正在该段道路执勤的交警四分局民警拦下,并被测出酒精含量严重超标。“你以为我想喝酒,谁不知道酒后驾车危险?”郑某极力辩解,自己喝酒完全是为了工作需要,“要想人家给钱,总得让人家高兴吧!不高兴,谁会给你钱?”郑某算了一笔账:自己被拘留15天,生意损失将近万元,“违法成本太高了,划不着啊!”
朝闻1+1
四川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胡光伟教授:
在当代社会,劝酒的内涵不断被异化。劝酒者带有许多功利目的,比如有求于他人,便借觥筹交错之机做文章。
“感情深,一口闷”,这些流行的酒桌辞令便是劝酒习俗粗陋化的最好见证。领导劝酒,不喝就是不尊重;生意伙伴劝酒,不喝就是缺乏诚意……因此,在严厉打击酒后驾驶行为的同时,应该动员社会舆论力量,大力提倡文明劝酒。
四川豪达律师事务所律师谭秀剑:
虽然劝酒本身并不违法,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存在有人挑起的赌酒、斗酒、劝酒等,如果由此发生损害后果、侵害后果,劝酒人要承担部分责任。因此,为避免伤害,要求饮酒人之间形成特定的权利义务关系,即相互关照、相互保护的安全注意义务,这在民法上就是附随义务。
市民声音:
刘炎迅(媒体从业者):我被人劝酒劝怕了,过于极致的“劝酒文化”实则是一种畸形、害人的文化。醉驾便会给驾驶者自身以及他人带来不安全因素,而劝酒者明明知道人家要开车,还变着法儿劝人喝酒,这跟教唆犯罪没什么两样。
刘平 (销售人员):“劝酒风”十分令人讨厌,这种情况下,我一般的方法就是借故开溜,喝不了甘拜下风,绝不逞强。所以我认为这些“被醉者”,还是因为自身没有形成“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的意识。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