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文章:中国城市“低碳”转型
建设“低碳城市”决非“贴标签运动”,而是经济发展、能源消费、人类生活等方式的一次全新变革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殷耀 赵仁伟 齐海山 郭远明 康淼 晏国政
连日来,《瞭望》新闻周刊在北京、上海、山东等地调研中了解到,我国长期以来城市建设模式弊端已显现,高排放、高污染、高消耗的城市建设“高碳模式”遭遇挑战,实现低碳化转型已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内在需要。
多位受访专家认为,我们不可能人为减缓城市化进程来应对能源和环境问题,但可以选择低碳城市建设作为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提高能源效率、完善能源结构,在城市化进程中强化节能减排。
本刊记者了解到,目前发展低碳城市的热情很高,都希望使城市名片上冠有“低碳”。不过,有关专家认为,各地打造“低碳城市”的热情值得肯定,但也要有科学理性的态度,目前必须走因地制宜、切合实际的道路,要防止“新瓶装旧酒”,避免“赶时髦”、“贴标签”等现象的出现。
谨防“赶时髦”
过去30年的城市化进程中,部分地方“政绩工程”使城市建设染上了“高碳症”。比如,在城市发展规模上盲目贪大求洋,追求“国际化大都市”。有的城市不惜砍伐树木森林,拆毁或缩窄自行车道扩建大马路;有的城市甚至没有自行车道,北京一些酒店没有自行车存放点,营造以汽车为主的市区交通模式;过分追求建筑物高度和高层建筑的数量,不惜代价大规模拆旧翻新建高楼、建超高层建筑和标志性建筑。受访专家认为,盲目贪大求洋,带来了巨大的城市能源消耗,与“低碳”发展的理念格格不入,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在实际生活中,大量消费行为也存在“崇洋媚外”的现象。西方国家以消耗大量能源、排放大量温室气体为代价的“面子消费”、“奢侈消费”在我国不断升级,私家车无节制增长,住房面积追求越大越好,挥霍造成了大量的资源和能源浪费。采访中专家们谈到,亟须以“低碳”理念来矫正这些偏差,使领导者的决策、企业的行为和普通民众的生活,都回到理性、适度、节俭和清洁的轨道上来。在确定区域环境和资源约束性硬指标的基础上,建立相应量化的低碳城市指标体系,约束和指导政府、企业和居民的相应行为。
据统计,全国已有上海、贵阳、杭州、保定、德州、无锡、珠海、南昌、厦门等多个城市提出了建设低碳城市的构想,还有一些城市正在加入打造低碳城市名片的行列。本刊记者调研了解到,许多城市显示出发展“低碳”的愿望和决心,探索的步伐越来越大。
受访专家对各地城市积极发展新能源产业都赞同,认为低碳经济不仅体现在限制高能耗产业的引进和发展上,“只要这些产业的技术水平在国内外领先,就符合低碳经济发展需求,各地城市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做法应给予鼓励。”
不过,从本刊记者采访了解的情况看,我国城市目前的低碳实践普遍处于零散和尝试状态,尚未形成系统的低碳经济发展框架。目前城市决策者对“碳减排”背后的气候变化及能源安全的相关背景缺乏了解,对发展低碳经济紧迫性的认识不足,对低碳城市的内涵、建设路径及可能遇到的困难缺少准确充分的理解和认识,往往是将低碳城市建设简单等同于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等内容。
多方信息显示,国内“低碳城市”的探索是从发展新能源产业入手,进而提出建设低碳城市的理念。同济大学绿色建筑及新能源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谭洪卫、吉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白效明、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崔胜辉等专家,均对部分新能源产业是否属于低碳产业提出质疑。
比如,不少城市大力发展的光伏产业,专家认为对太阳能光伏电池应进行能耗分析,要计算硅材料生产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光伏电池的使用寿命期间的发电总量,才能正确判断其“低碳”的真伪。另外,很多替代能源的投资项目如煤制油、煤制醇醚、煤制气等,在制造出碳排放量低的产品过程中,也制造出了大量的二氧化碳。
本刊记者接触到的部分专家谈到,目前我国各地引进的不少外资项目,是国外光源的低端制造业,属于典型的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高碳”项目。一些地方领导还把这种工业“洋垃圾”当作“摇钱树”,在世界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产业的背景下,将来可能要用更大的成本来淘汰这些“洋垃圾”。
有受访专家认为,“一些地方政府认为发展低碳经济就是多上几个新能源设备制造项目,这样的‘低碳城市’不宜作为推广试点。”
注重科学规划和布局
谭洪卫告诉本刊记者,各地热衷于进行低碳经济示范或建立低碳城市是一个积极信号,但低碳城市建设要特别注意三种不良倾向:
其一,防止示范项目变成“盆景”。他提醒说,如果国家倡导低碳城市建设,就会有不少地方出台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的政策,去做一些项目的示范,而这些项目往往是为示范而示范,展示一些并无多少推广和实用价值的新技术。
在他看来,低碳城市建设中技术支持很关键,任何节能减排技术都有一个因地制宜的问题,各地气候环境不同,所适用的技术和方法也不一样。应注重挑选本地适用的项目和技术,逐步加以推广运用。
其二,防止为评级而“作秀”的做法,避免低碳城市建设的“指标化”。目前我国低碳城市建设相关评价机制不健全,相关评价依据模糊,科学考核存在难度。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做一些“减排指标”相对容易,但在民生领域评价体系的确立较难。因为,群众生活水平需要提高,同时也要杜绝浪费,如何确定评价指标需要探讨。在从宏观层面制订相关标准时,要避免单纯指标化,避免简单确定“减排”指标,防止低碳城市建设指标化的现象发生。
其三,防止急功近利的做法,充分认识城市低碳转型的艰巨性。低碳城市不是一个短期内就能实现的目标,而需要长期努力和科学部署。即便是最早提出低碳经济的英国,目标也是2050年才能建成低碳经济社会。
因此,“科学的规划布局是关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常务理事马学禄告诉本刊记者,由于缺乏科学规划和其他原因,我国目前城市建筑拆迁浪费严重,“有数据显示,英国的建筑物寿命可达80年,我国的建筑物寿命只有17年,导致城市建筑拆了又建,建了又拆,看似经济繁荣了,但消耗了大量资源。”
由于城市规划和建设具有刚性性质,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因此,科学的城市规划和布局是建设低碳城市的关键。多位受访专家建议,应从以下方面做好我国城市的规划和布局:
首先,宏观布局上,从分散发展向集群发展转移,加强对中小城市、卫星城市、新兴城市的建设和规划。崔胜辉和福建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杨益生等专家说,从低碳城市建设角度出发,城市不应该建得太大,目前各中小城市持续扩张,“热岛效应”突出,导致城市碳排放加剧,“今后我国城市建设不应该以大取胜,而应该以群取胜,通过中小城市的组团,形成一个个城市群,因此应加强对中小城市的建设和规划。”
其次,具体到每个城市,应科学界定城市发展边界,高效利用土地和能源。“从城市、园区、社区做好科学规划,重点设计好用能和节能环节,逐步推广能源管理系统,进行碳排放信息管理。”白效明说,在区域的发展上,能源的梯级利用和综合利用等都有很好的探索,我国低碳城市应借鉴国外经验搞好规划,诸如能源综合利用、清洁能源使用、集中供热、水环境保护、市内人工湿地保护等都需要周全的规划。
其三,城市规划建设以发展绿色建筑为主。绿色建筑的设计规划应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充分利用太阳能等再生资源,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要减少资源的使用,力求使资源可再生利用。如英国在房屋设计时就要求使用建筑节能材料。
其四,搞好道路设计规划,构建绿色交通体系,城市实施公共交通优先和主导的交通模式。城市的路网应该是“窄而密”,而不是“宽而疏”。这样,有利于发展运载效率相对较高的以公共汽车、地铁等为主的交通体系。城市不宜大规模普及小汽车之类能源消耗高、碳排放高的交通工具,应普及公交为主私家车为辅的出行模式。
充满挑战的系统工程
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诸大建等专家提出,低碳城市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开发低碳能源是建设低碳城市的基本保证,清洁生产是建设低碳城市的关键环节,循环利用是建设低碳城市的有效方法,持续发展是建设低碳城市的根本方向。建议推进低碳城市建设采取以下政策和措施:
其一,低碳城市要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及低碳能源生产和利用,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新的能源保障。目前我国加大了对新能源和环保产业的扶持力度,欲将其培育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各级地方政府要着力解决制约新兴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引导和推动新兴产业实现技术突破,提高产业竞争力,最终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提高低碳能源在能源构成中的份额,使城市化进程中的能源效率提高、能源结构更为清洁。
其二,低碳城市的工业产业布局应低碳化、循环化,要重新布局、规划新型的工业布局,实施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控制高碳产业发展速度,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最终实现低碳可生产、可持续增长的生产模式。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模式转变,使碳排放与经济增长逐步“脱钩”,平衡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增加的关系。
其三,实行可持续的城市低碳消费模式。城市化进程是一个选择生活方式的过程,而生活方式直接影响能源消费。通过构建绿色交通体系,发展绿色建筑、改变居民生活方式等,倡导人们在不断提高生活水平时,尽量减少使用消耗能源多的产品。
其四,制定生态城市建设战略规划,推动地方政府、金融企业通过政策激励和融资支持,在城市推广能有效节能减排的低碳技术。目前,欧盟成员国及其他发达国家在发展低碳经济和减缓气候变化方面积极行动,承诺向发展中国家大规模转让温室气体减排技术,低碳城市建设可充分利用这一机会大力开展国际合作,引进先进的低碳技术。
这其中,诸大建强调,“低碳经济的核心是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和能源结构转变,通过低碳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的研发来优化能源结构很重要,但当前低碳城市建设最有效的途径是节约能源、提高能效。”
在他看来,我国目前的能耗强度过高,能源效率明显偏低,通过结构调整、技术革新和改善管理等途径,节能与提效的空间大、成本低,减排温室气体的效果最为明显。应当明确,工业企业是节约能源、提高能效的主力,但政府的决策行为和居民的生活行为也同样重要。
《瞭望》文章:“低碳城市”应纳入国家战略
低碳经济被广泛认为是继工业化和信息化之后改变全球经济的又一场产业革命。多位受访专家都认为,以城市为单元的低碳经济将风靡全球,低碳城市建设表面上看是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际结果是经济发展、能源消费、人类生活等方式的一次全新变革。
专家指出,目前应在科学发展的视野下重新认识“低碳”发展,理解推行低碳城市建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有助于我国从能源、资源、环境和气候变化等多重困境中“突围”,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手段。英国政府最早提出“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欲借此摆脱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威胁。之后欧盟、日本、美国等纷纷将低碳理念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很多国际大都市以建设低碳城市为目标,关注和重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代价最小化,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积极推动经济社会向低碳化方向转型。
有助于我国实现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可持续“转型”。目前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主要依靠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化石能源的支撑,低碳城市建设可通过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将建立在化石能源基础上的现代工业文明,转向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生态文明,在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加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有助于提高我国城市的未来经济竞争力,抢占新一轮产业制高点。以“低碳经济”为标志的低碳产品与技术的竞争,着眼点是未来数十年国家经济实力的比拼,超前部署就能在未来的发展中赢得主动。我国能否在未来几十年跻身世界发展的前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应对低碳经济发展调整的能力,必须抢占具有低碳经济特征的前沿技术制高点,夯实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科技基础,开辟具有低碳经济特征的新兴产业群、高新技术产业群和现代服务业产业群。
受访专家分析认为,目前是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的最佳时机,因为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变尚未有成熟模式可以借鉴,走低碳经济可从发展可再生能源、开发温室气体收集和埋藏技术等多个方向发展。同时,在全球金融危机加剧和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我国经济总体形势企稳向好。因此,应抓住有利时机,将低碳城市建设纳入国家发展规划,从低碳城市建设入手推动产业升级整合、提高能效和可持续发展。
思路一,尽快组织战略研究,统筹考虑我国的发展阶段和能源结构,把握世界低碳经济发展趋势,明确战略定位,制订适合国情的低碳城市建设发展规划,创建清晰稳定的政策框架,并逐步建立和提供有效的法律保证。
建议从四个重点制定政策:开发可再生能源改变能源结构;促进低碳技术创新提高能效;优化产业结构降低“高碳”产业的比例;建立城市居民“绿色消费”模式。从这四个方面入手制定低碳能源、技术、产业和消费政策,其中以鼓励新能源开发和提高能效为重点,尤其是低碳技术研发、应用和转让更是重中之重。
思路二,做好低碳经济政策与现有“节能减排”政策措施的相互衔接。目前我国的“节能减排”政策措施以行政手段为主,与发达国家以市场为主的政策工具有较大区别。低碳经济政策工具应注意征税、补贴、基金、市场交易等工具的综合运用和相互协调,同时应借鉴如英国排放贸易体系、欧盟温室气体排放贸易体系的经验,引入市场机制激励企业节能减排。
思路三,选择市场经济成熟、经济实力相对雄厚的地区抓紧实施低碳经济试点示范工作。目前在世界自然基金的资助下,上海和保定已经开展“低碳城市”的试点,而政府主导的试点示范工作还未开展。
思路四,在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由政府主导或借助“中间力量”,促进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咨询公司、投资公司、科研机构及媒体等多方面力量的参与和合作,促进企业决策者和公众转变观念,发动全民参与低碳城市建设,引导公众进行相应的行为建设。□(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殷耀)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