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将小企业清洗出局 大公司重返历史舞台
导读:数十年来,公司巨头们一直处于守势。现在它们又重振雄威。但只有企业家和决策者各司其职,才能有助于经济发展。
1996年,比尔·克林顿发表了他最为著名的论断之一“大政府的时代结束了”。
诸如泛美航空公司等的大企业消失了。幸存下来的却付出了血淋淋的代价:1990年到1995年间,IBM裁员约122,000人,约占总员工的四分之一。那时候大家都认为,未来属于像“雅虎”这样的新秀—1998年底,只有637名员工的雅虎公司的资产总额相当于拥有23万名员工的波音公司。1974年到1998年间,大公司的产值占GDP份额从36%跌至17%。
然而,现在形势扭转了。大公司又重返历史舞台,开始发展的新势头。在某种程度上,金融危机导致了这一结果。金融危机给风险资本市场带来毁灭性打击,掐断了许多年轻公司的命脉。政府出台救援政策,只救助那些他们认为影响太大而不能倒闭的大公司,如花旗银行、通用汽车等。经济衰退将规模较小和影响力较弱的公司清洗出局。这些都给了大公司们已丧失多年的自信。
大公司的形象可以很美好…… 大公司从来没有离开过人们的视线。它们依旧是一流的:联合利华和丰田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创新。而不是所有的新兴公司都是成功的典范。 创业潮由两股力量推动。一是国家放松管制,打开了受保护的市场,这导致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等行业佼佼者破产。另外一些行业的市场则被捷足先登的新来者们蚕食。70年代出现的个人电脑和90年代互联网的诞生催生了一大群成功的新公司:1976年史蒂夫?乔布斯和史蒂夫?沃茲尼克创立苹果公司、十几岁的少年创立了微软和戴尔公司 (分别建于1975年和1984年)、拉里?佩奇和塞吉?布林在斯坦福的宿舍里创立了google。
然而,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放松管制就已经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了。能源巨头安然公司破产后,美国通过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加强了对不同规模大小的公司的管制,而大公司能承受的负担通常会压垮小公司。现在除IT业,大部分富有活力的行业偏好大公司形式。
将来有两个因素会再次扭转规模大小的优劣势。
首先是越来越多的大公司意识到工程转包的风险。玩具公司和宠物食品公司均发现,承包商生产劣等货会导致自己的品牌名誉受损。大公司们认识到,如果它们的承包商生产水平达不到标准,自己的生产周期将遭到扰乱。波音公司已经被迫更换了效率低的承包商。
其次是现在出现这样一批公司们,它们不但知道如何保持创新的活力,还知道如何把公司做大。它们一方面加大力度缩减成本(如那些越来越多且复杂的行政系统层);一方面挖掘自己的优势(如何同时占领多个市场的能力,如何获得吸引优秀人才的资本等)。思科公司就率先采用自主研发的视频技术,使员工间的交流更有效率;IBM演习了几次全公司范围内的“集思广益”,最近的一次有超过15万人参加讨论,为IBM提供值得关注的商业创意;迪士尼公司则成功地并购了神奇的皮克斯动画工作室。
有人可能会担心,大公司重获发展势头后会给市场竞争带来巨大冲击。但并不是这样的。大公司不总是丑陋的,正如小公司不总是那么美好一样。多数创业家做梦都想把自己刚创立的公司变成大公司(或者至少能出售给大公司,卖个好价钱)。大公司和小公司之间有相互依存,如果没有大公司雄厚的财力支持,新兴的生物科技公司也早就玩完了。
最成功的经济生态系统应该是由各种各样的大大小小的公司组成的:硅谷既要拥有几个声名显赫、历史久远的大公司,也有一批日新月异的新兴公司。近几十年来,美国的经济之所以比欧盟经济更具活力,不仅是因为美国涌现出的新公司更多,还因为美国的环境更能使得这些公司得以壮大。
……但规模大小不是最重要的只要企业家们和决策者们不落入某些怪圈,大公司的回归可能会为世界经济好转做出贡献。企业家们不应盲目追求规模,特别不该认为投资到多个不相关的领域去就是扩大规模。在很难找资金流的情况下,这种大联合企业的思路是有些诱惑力,但是这种做法难以长久。最成功的大公司都是把集中力量在核心事业上。
决策者们应该消除对大公司本能的不信任,同时也应该避免犯老错误——过于笼络行业领头羊。政府现在到处调集资源挽救像通用汽车这样快倒闭的公司,就已经够糟糕的了;如果政府还像以前那样大力扶持行业巨头,那就更是火上浇油了。政府最应该做的是,消除那些妨碍创业家创建新公司、以及新公司逐渐成长为大公司的负担和障碍。
(青云编译 《经济学人》印刷版2009年8月27日当期封面故事)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