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西宁9月1日电(记者陈国洲)截至9月1日,发生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大柴旦地区的M6.4级地震并未造成人员伤亡和大的财产损失。专家说,从2003年起中国政府在青海实施的地震易发区危房改造等工程,是有效减少地震损失的主要原因。
据青海省地震台网测定,截止到9月1日15时,青海海西M6.4级地震后共发生余震3893次。其中,5.0级以上余震4次,4.0级以上余震8次。
“经过海西地震工作组初步排查了解,此次地震尚未造成人员伤亡和大的财产损失。”青海省地政局局长孙雄说,“震中大柴旦城镇基础设施基本完好,仅有少量修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房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裂缝。”
青海海西州大柴旦地区分布有多家煤矿。8月31日晚,刚从地震区核查灾情回来的青海省地震局副局长哈辉说:“这一地区的煤矿规模不大,目前受地震影响最大的开源煤矿,除了通往矿区的20多公里长便道发生十余处坍塌、井下工作面有不同程度损失外,其他如绿草山煤矿、宽沟煤矿等损失都不重。”
“此次地震之所以损失较小,除了大柴旦地区地广人稀、地震本身震级有限外,还得益于自2003年以来国家在该地区实施的危房改造等工程。”孙雄说。
据青海省民政厅救灾救济处处长马旦珠介绍,自2003年4月17日青海海西怀头塔拉地区发生M6.6级地震以来,国家和青海省分别于2003年、2004年和2008年在海西州实施了三次大的灾后重建工程,共投入资金6147万元,8521户群众的住房得到了翻修或重建。2009年,青海又下达了96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海西地区500户农牧民的危房改造。
“从这次地震看,国家实施的这些工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孙雄说,“由于没有什么大的房屋倒塌,所以这次地震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