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育人功能是大学文化的本体功能。培育优秀大学文化,强化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正成为高等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的核心命题。强化大学文化育人功能的策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亮化大学精神文化,融合大学多元文化,彰显大学特色文化,规范大学制度文化,建设大学校园文化。
大学;大学文化;育人功能
[作者简介] 韩延明,临沂师范学院院长、教授、博士,山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山东临沂 276005)
大学的根本使命是人才培养,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与精英化教育并存、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民族化教育同行的现实背景下,仅仅依靠传授知识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客观要求,还必须培育优秀大学文化,进一步强化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
一、育人功能是大学文化的本体功能 大学文化是人类社会长期累积的优秀文化的缩影。大学文化是一种追求真理、崇尚学术、严谨求实的文化,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根基和血脉,也是大学间相互区别的重要标志和特征。
(一)大学文化的特性
现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梁漱溟把文化的特性(文化对人的影响)直接概括为,"文化并非别的,乃是人类生活的样法","生活上抽象的样法是文化"。[1]换言之,大学文化乃是培养人的沃土,这是对文化育人功能的深刻概括。具体而言,大学文化的特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大学文化的主体是"人"
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认为,文化就是指那些属于使人愈来愈远地摆脱动物界的人类内在的规定性。据此,我们可以逻辑地认为,大学文化使人越来越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写的人"。大学中的"人"包括教职员工、学生和管理者,而教师是办学的主体,是一所大学的声誉与象征;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大学的一切办学活动归根结底是为了培养学生成人、成才、成功。大学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构成了尊师爱生、教学相长、民主平等的学术共同体。大学文化的实质问题就是"大学人"的问题,大学文化实质上即是"大学人化",是大学人自己的本质力量外化与对象化的创造结晶。
2.大学文化发展的动力是外化与内化的辩证统一过程
大学人改造与变革大学的实践过程是大学文化外化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开发大学人知、情、意、行,彰显大学人求真、向善、审美、创新的生命特性,丰富大学人的办学理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从而提高大学人的能力与素质,促进大学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过程。大学人在创造了大学文化的同时,也在由自发到自觉地以文化塑造着大学人自己。兰德曼在《哲学人类学》中指出:"不仅我们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创造了我们。个体永远不能从自身来理解,他只能从支持他并渗透于他的文化的先定性中获得理解。"[2]
3.大学文化具有历史性与继承性
大学文化发展与繁荣的过程,也就是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过程。《大学》曰:"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进,则近道矣"。曾多年任英国剑桥大学常务副校长的著名学者E.阿什比生动地描绘了大学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大学"保存、传播和丰富了人类的文化。它像动物和植物一样地向前进化。所以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3]大学文化是大学在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过程中逐步沉淀累积而形成的。
4.大学文化的意义与目的是"化人"
《易经·贲卦》阐述:"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天文以察时变;观人文以化成天下。"其中"人文化成"即是文化的真正意义与目的:文化者,用人文去化成天下也;文化者,人化也。文化的目的就是培养人才。大学文化的过程,就是大学人人格的不断完善、对人类真善美不断地向往与追求,促进大学人全面、自由、充分、和谐发展的过程。
总之,大学文化乃是大学发展历史过程中实现"人化"与"化人"的唯物的、辩证统一的过程与结果。这是对"大学文化"应有的基本理解,也是我们整个大学文化观的基石。大学文化作为群体认同的一种社会规范和意识形态,育人功能是大学文化的本体功能。"文"是育人的核心内容,"化"是育人的基本方法。
(二)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
对大学文化特性的明晰,揭示出大学文化的鹄的是"以文化人",即通过大学文化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充分、和谐、健康的发展。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导向功能
大学文化不是一个独立的物质形态,它依附在大学肌体之上,但又牵动和导引着这个肌体的思维和行动。大学文化决定着学生的发展方向,左右着学生的价值判断、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是每一个学生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严格要求的行为准则。引领学生寻找精神家园,追求大学的精神文化,能够对学生产生终生的影响。大学文化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引导大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秉持一定的价值取向。学校发展战略与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规章制度、学术规范、教学体系、课程设置、教风学风以及教学方式方法等要素,都会受到这一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和制约。
2.激励功能
大学文化的激励功能,是指当一种价值观被师生员工共同认可之后,就会成为一种黏合剂,从各个方面将其成员聚集和团结起来,从而产生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推动力,激发出个体和群体无穷的能量,进而为了大学的使命和学校的声誉而开拓创新、勇往直前。如北京大学"爱国、民主、科学和创新"的精神,清华大学"厚德载物、自强不息、严谨求实"的精神,使得这两大学府一直放射着青春的光芒和魅力,激励着代代学子尚德求真,奋发图强。
3.价值认同功能
大学文化时时刻刻都在左右着师生员工的治学理念、价值判断、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大学生是通过文化过程认知和剖析社会现实,从而形成符合现实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一定的价值观。大学文化从价值观上规范了学生的社会认识及社会需求层次,进而促成学生对自己行为的约束和调控。大学是一个社会组织,大学文化是组织内部全体成员都自觉崇尚并认真践行的"座右铭"。
4.情感陶冶功能
教育旨在激发人的力量,而大学内在的不可替代的教育力量,乃在于其文化影响。大学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具有潜在性、深刻性和持久性。大学对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除了知识之外,便是它周围的生活和环境,大学生正是在所处的文化氛围中接受文化的沐浴、情操的陶冶、道德的洗礼和人格的升华。大学文化的价值就在于通过文化氛围陶冶大学生的心灵,使其产生"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的教育成效。2007年8月至2008年1月,笔者在哈佛大学访学期间,曾走访过不少学生。他们普遍认为,哈佛大学给予他们的不仅仅是与具体知识相联系的东西,还包括价值观、道德观、荣辱观、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这些都不是某个人教给他们的,而是存在于哈佛大学浓郁的文化氛围之中。这种文化氛围弥漫在整个校园之内,潜移默化,耳濡目染,融入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奔腾于学生的血液之中。
二、大学文化育人功能的强化 在经济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知识产业无疑成了最重要的生产部门。作为传播知识、生产知识、应用知识、开发知识的大学,自然成为社会和知识产业的核心部分、进入社会的中心。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为例,从20世纪末开始,MIT已经陆续将绝大部分课程的资料和讲义公诸于互联网,供有志于研习的民众参考。这预示着大学原有的核心功能"提供知识"由于传播途径与形式的多样化和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而不再为大学所垄断。更为重要的是,由此,大学作为社会的"思想库"和"知识源"、大学教师作为"灵魂的工程师"受到挑战,大学文化在人才培养中的功能受到漠视。再者,从知识传授的视角来看,能够用文字或其他方式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流和交换的知识只是学生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一小部分。因此,大学需要深化改革和科学定位,进一步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培育优秀大学文化,强化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
(一)亮化精神文化
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核心与精髓,创建与优化大学文化,首要任务在于培育和弘扬大学精神文化,形成广大师生的大学文化认同,大学精神是基于对大学本质、大学特色、大学品牌、大学办学规律以及大学人对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的深度认知,在办学实践中所形成的一系列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是一所大学整体面貌、水平、特色、声誉及凝聚力、感召力、发展力和生命力的集中体现。[4]
大学是以传授高等知识、研究高深学问、培养高级人才、开发高新科技为主要内容的高投入教育机构,是知识的集散地、辐射源和创新基地,是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精神殿堂。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不朽的大学精神,是大学出色完成其历史使命的重要条件和保障。正如弗莱克斯纳所指出的那样:"总的来说,在保证大学的高水准方面,大学精神比任何设施、任何组织都有效。"[5]大学精神一旦被大学师生所认同,便拥有强大的影响力和约束力,从而转化为大学师生发展的动力和竞争力。大学精神沁润在大学师生的思维与行为之中,体现在大学师生工作、学习与生活的各个层面,默化着大学师生的理想与人格,培育着大学师生的聪明和才智,成为大学师生的良心、品质与气节,对大学师生产生指引、熏陶、规范乃至强制作用,激励大学师生奋发图强、开拓进取,实现人生的理想与价值。
在高等教育面向市场背景下,亮化大学精神文化,强化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显得尤为重要、迫切和可贵。我们必须弘扬大学精神,理性认识和处理好如下几个关系:一是正本清源,处理好市场目的与高等教育目的之间的关系;二是科学定位,处理好市场经济规律与高等教育规律之间的关系;三是秉持理念,处理好服务社会与大学品格之间的关系;四是深度把握,处理好竞争机制与人文关怀之间的关系。[6]
(二)融合多元文化
强化大学文化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的作用,需要融合多元文化。在多元文化激荡、碰撞与交融的大背景下,大学文化既秉承本性,又海纳百川,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人才奠定了优越的条件和坚实的基础。"杂交文化的超常活力和多元文化的宽容精神相辅相成,给发明创造提供了最丰富的营养剂。"[7]大学这种兼容并包的博大胸怀,能够不断激发大学生的创造热情,锻造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历练大学生的宽容、理解、坚韧、热情、关爱等优良的个性品质。因为,一所大学之所以能名扬四海,不是因为它只传授一种"正确"的思想及一种"正确"的价值观,而是因为它是交流思想的"自由市场"。[8]
融合多元文化的前提,是高度认同、理性分析并自觉践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新时期,我国大学文化肩负着引领社会文化发展的历史重任,愈是中西方文化碰撞交融的时代,我们愈有必要认真研究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用开放的眼光和科学的态度去整理和研究,弃其糟粕,取其精华,进一步宣扬、丰富和拓展自己的文化。融合多元文化,就要承认和尊重文化的多元性,对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采取尊重、包容、鉴赏、吸纳的态度,学习先进,完善自己。惟其如此,才能真正有实力和能力参与国际文化的交流和竞争。
(三)彰显特色文化
特色文化决定着大学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是大学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是大学办学实力和社会声誉的综合体现。
彰显特色文化,首先要明晰学校的办学定位。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规格的教育,服务面向不同,承担的人才培养任务不同,社会的期望值也有高低之别。因此,不同大学应当根据其不同的服务面向确定自己合适的培养目标。如果脱离实际,一味追求向高、全、大、快看齐,忽视国家、区域和地方的实际需求,忽视学校内在的个性和差异,办学定位不准,培养方向不明,急功近利,本末倒置,必然会在竞争中失去特色和优势。
彰显特色文化,还要注意扬长避短。这种长处是独具特色的,是其他同类型、同层次、同地域的大学所难以比拟的。这种长处的物化载体,如学科、专业、课程、研究成果、杰出人才等,均在竞争中处于"非我莫属"的地位。一所大学拥有这种长处的物化载体越多,这所大学的特色文化就越显著、越久远。
(四)规范制度文化
大学制度文化,是为了实现其目标而建立的关于大学管理与运行的规则体系,是以大学的学术性本质为依据确定的大学存在与发展的规则体系。合理的制度是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思想品德的规范化。规范而相对稳定的制度有利于优良校风、教风、学风和工作作风的形成。规范制度文化的前提,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确立"以人为本"的大学理念,就是使教育真正成为提升学生素质、修养、能力、水平以及生命与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这是对大学教育本质的理智把握。
规范制度文化的核心,是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授治学和学者自律。大学自治就是要明确政府与大学的关系,落实大学办学自主权。政府的职能主要在于建设制度环境、维护市场秩序、提供公共产品和宏观调控,从整体上协调和督导国家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合理布局和全面发展。大学应对学校人才培养规格和教学过程及内容拥有决定权,尽量排除非学术力量的干扰。
学术自由,是大学的最高准则之一。没有学术自由,就不会有对高深学问的执著与探索,大学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科学价值。学术自由是基于教师的一种权力,意味着学者不会因为学术活动导致地位、职务或公民权利受到威胁。学术自由与学术责任是统一的,二者犹如一个硬币的两面,学术自由在彰显无畏的开放意识、自由的探究精神的同时,又蕴涵着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规范、自律和义务。在学术探究上,不需要统一思想,因为发现不同点比寻求共同点更重要,这便是对真理的执著追求。
教授治学,是由大学的组织特性决定的。学校教学与学术事务的管理权,理应属于从事教学工作和学术研究的教授群体,教授群体对教学及学术重大问题理应拥有审议权和决策权。因此,建立健全类似于教授会的"学术委员会",让教授在学校教学与学术问题上有充分的话语权、决策权,才能确保大学文化遵循着大学教育的客观规律健康发展。坚持教授治学,理应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实现教授群体与管理者共同参与决策过程,实现二者和谐互动,这样才能确保决策结果被准确理解和贯彻执行。
学者自律,是指大学的教学和科研人员,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严谨治学,严于律己,遵纪守法,率先垂范,不做有损学者尊严与形象的事情。明晰"学术无禁区,课堂有纪律"。学者需自觉地抑制"学术泡沫",遏制"学术腐败",恪守学术道德。2007年,笔者拜访了诺贝尔奖得主、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丁肇中博士。当谈到"科学研究"这个话题时,丁先生指出:从事科学研究是一项艰辛的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和急功近利。要耐得住寂寞,要敢于竞争,要有吃苦精神,要有团队意识,要有抢先观念,要重视实验,要有兴趣、毅力、好奇心和信心,要善于捕捉实验中的"意外现象",还要不怕失败,不以追名逐利为目标。
(五)建设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大学文化的具体体现,其育人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高品位、高层次且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能够产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力量,有利于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二是陶冶大学生的高尚情操。以积极进取、平等互助、服务奉献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校园文化,可以帮助学生养成优良的道德品质,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高雅的生活趣味和审美情趣,以充实和完善其人生。三是启迪大学生的智慧。校园文化中古今中外多种学科和知识的碰撞、交融,不仅使学生茅塞顿开,而且为学生创设了增进智慧、获取新知的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四是强健大学生的身心。呼吸着校园文化清新纯净的空气,体验着校园文化青春热情的律动,促使着校园文化和谐文明的提升,可以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栖息、营养和锻炼,从封闭的"自我"之中解放出来。校园文化的上述育人功能,从-定意义上说还只是一种"势能",而要将其变为"动能",则需要校园文化的建设者和管理者们提高自觉性,增强主动性,保持优雅性,凸显创新性。应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打造高起点、高品位、高水平的"人文校园"、"文明校园"、"和谐校园"和"生态校园"。
参考文献:
[1]梁漱溟全集(第一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 380-381.
[2]兰德曼.哲学人类学[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 273.
[3]E.阿什比.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7.
[4][6]韩延明.论高等教育面向市场背景下大学精神的铸就 [J].教育研究,2007,(5).
[5]Abraham Flexner. Universities. AmericanEnglishGerman[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354.
[7]何道宽.论美国文化的显著特征[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4,(2).
[8]张金辉.耶鲁大学成就一流学府的经验分析[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从大学文化建设的视角探大学的和谐发展"(课题批准号:DIA07012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教育研究》2009年第4期) (来源:本网综合)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