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大家庭)"空中草原"草长高了 哈萨克族牧民收入增加了 新华网乌鲁木齐9月2日电(记者秦交锋、关俏俏、李建华)那比哈力阿斯克别克是新疆伊犁那拉提镇清真寺的哈萨克族阿訇,像镇上的其他哈萨克族牧民一样,现在家里养了50多只羊。
那比哈力家的羊,牧养在著名的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那拉提草原。那拉提草原是高山草原,平均海拔近2000米,是闻名遐迩的“空中草原”。
实际上,近两年那比哈力家的羊已经锐减了一半,以前他家的羊都保持在100多只。而今,羊的数量虽减,但卖羊的收入并没有减少。那比哈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我现在养的杂交羊一只卖400多元,以前养的本地羊一只仅能卖200多元。随着羊的数量减少,饲草费、看养费也减少了。成本降低的同时,卖价却高了,收入自然不会受到影响。”
那比哈力算的家庭小账中,羊的品种改良使经济账保持了盈余。在那拉提镇副镇长托里坤眼里,品种改良主要获得的是生态账。那拉提草原牧场达130多万亩,以前放牧的牛羊马数量曾经达到了1.3万头只。牧场超载放牧使得毒害草疯长,草原退化严重。“现在,那拉提草原放牧的羊每年减少四五千只,加上合理地划场轮牧,草原的负担减轻了,那拉提草原的草又长高了。” 托里坤说。
“空中草原”牛羊数量减少的背后,不单是品种改善所致,还有哈萨克族牧民收入多元化的因素。
迪尔今年21岁,是一名哈萨克族大学生。记者8月底在那拉提草原见到迪尔时,他的身份则是那拉提镇“草原部落”马队中的一员,协助不会骑马的游客游览草原风光。
“骑马观光每小时50元,我的马每天能接待三四批游客。除了交管理费,每天可以赚上100多元。”迪尔高兴地说。那拉提草原的旅游旺季在7、8、9月份,正好与迪尔的暑假大致重合,他每年暑假都在草原当上近两个月“马童”。“我上大学每年5000多元的学费都是自己在暑假挣来的。”迪尔说,“我不仅看护马匹,还给游客介绍哈萨克族的历史、风俗。”
迪尔有3个哥哥,有跑运输的,有当兽医的,弟兄几个没有再像父母一样在那拉提草原放牧为生。迪尔家是那拉提镇哈萨克族牧民家庭的缩影,祖祖辈辈在那拉提草原靠放牧为生的传统方式已随着时代变迁悄然改变。
随着“空中草原”的名声越来越响亮,来那拉提游玩的国内外游客日渐增多。过去,那拉提草原的牛羊可以卖钱,现在美丽的草原景色则成为哈萨克族牧民的赚钱之道。在那拉提旅游风景区管委会的帮扶下,那拉提镇的哈萨克族牧民今年5月份成立了那拉提旅游毡房合作社,在山脚搭起一溜哈萨克族毡房,给来草原游玩的客人提供民族特色食宿。
木丽德尔是旅游毡房合作社成员,谈起毡房生意她充满信心。以前,木丽德尔在那拉提镇组织的跳舞队中给游客跳民族舞,每个月有七八百元的收入。随着那拉提草原游客的增多,木丽德尔投资两万多元搭起毡房,自己当起了老板。
据那拉提旅游风景区管委会纪检书记王延军介绍,现在那拉提镇直接从事旅游产业的哈萨克族牧民大约有1100人,旅游给那拉提镇牧民带来每年人均800元的增收。旅游收入的增加,减少了牧民单纯靠牧业增收的压力,同时缓解了牛羊与草场的紧张矛盾。
伊犁是中国哈萨克族聚居地之一,仅那拉提就有1.2万多哈萨克族牧民。那拉提旅游风景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五大景区之一,被列入重点打造的丝绸之路旅游品牌。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