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国务院侨办副主任任启亮出席新闻通气会。当日,国务院侨办、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致公党中央、中国侨联维护侨商投资权益联合调研新闻通气会在北京举行,以上机构将于近期就侨商投资权益保护问题进行联合调研。改革开放以来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投资企业约占中国外商投资企业数量的70%,累计投资额约占外资总额的60%。中新社发廖攀 摄
“随着侨资企业数量的增加和投资规模的扩大,各类涉侨经济纠纷乃至一些恶性侵权案件时有发生。
”8月27日,国务院侨办副主任任启亮在国务院侨办、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致公党中央、中国侨联维护侨商投资权益联合调研新闻通气会上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涉侨经济纠纷呈现大幅度增加的趋势。为此,四部门将于近期就侨商投资权益保护问题进行联合调研。
据统计,2000年以来,全国省级以上侨办直接受理的涉侨经济纠纷和案件,每年多达1500件以上。2006年至2008年,国务院侨办受理的涉侨经济纠纷分别为84件、101件和103件;而2009年上半年,国侨办即受理了100多件。
侨企打官司三怕: 耗时长、金额多、影响坏 尽管已经过去两年,美国罗氏兄弟公司的代表人罗先生回忆起与镇海服装公司的合资争议,仍是一脸无奈。从1998年到2006年,这个案子6次被列为当地十大投诉案件,有关领导多次批示,当地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协调中心多次出面协调,甚至国务院侨办也参与调查,但却始终没有一个让人满意的结果。这起由于中方企业抽逃资金而引起的纠纷,涉及上千万元资金,罗氏公司蒙受了重大损失。虽然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作出裁决,罗先生的公司可以获得赔偿。但由于中方企业破产,罗先生至今仍未拿到赔偿金。
这个纠纷并非个案。近十年来,侨资企业在国内投资进入新一轮高峰,侨企经济纠纷频发,特别是合资合作纠纷,耗时长、涉案金额多、影响坏,严重影响侨企的投资信心。
据了解,出现经济纠纷时,侨企往往怕旷日持久打官司,自己“耗不起”,因此更愿意通过投诉的方式解决。任启亮指出,当前侨商投诉协调工作面临的难点,一是案情复杂,通过行政手段协调处理难度大;二是涉法涉诉案件比例大;三是案件标的大、影响大,有的形成积案、难案;四是相关政策指导性文件不多。
四部门联手护侨: 有名、有实、有力度 从目前涉及侨商的纠纷和投诉案件来看,侨资企业较为集中的沿海发达地区较多;案发领域多样,投资资源、地产类、贸易类、劳资纠纷类案件增多;进入诉讼程序的涉侨经济案件比重大;欧美侨商投诉较多。
从纠纷原因来看,一是一些地方投资环境欠佳,地方保护主义严重。二是经济形势变化,产业结构调整,企业履约率降低。新《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和金融危机并发,企业负担加重,市场需求萎缩。三是企业在用人和内部管理方面有缺陷,存在先天不足现象。
针对这些问题,国务院侨办加大依法维权力度,推动查处一批典型案件。今年,国务院侨办在经济科技司加挂投诉协调司牌子,增设投诉协调处,专司侨商投诉协调处理工作。任启亮说,此举意在让维护侨商权益工作“有名、有实,力度更大”。(陈丽伟王建磊) (来源:上海侨报)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