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拉萨9月4日电(记者李月)西藏自治区近年来在实施农业综合开发过程中坚持走产业化经营之路,把扶持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增收结合起来,从项目区内农牧业生产合作组织中直接受益的群众达32万多人。
据西藏自治区农发办主任次旺多布杰介绍,在实施农业综合开发过程中,西藏紧紧围绕发展优势主导产业,坚持把土地治理项目建设与优势农畜产品基地建设结合起来,把基地建设与产业化经营结合起来,把产业化经营与扶持龙头企业结合起来,加大投入,加快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的转变。
2009年,西藏安排产业化经营项目17个,投资达3957万元,占到农业综合开发年度总投资的13.67%。项目实施后,农业综合开发区可新增蔬菜大棚495栋、247.5亩,加工转化糌粑8500吨,可建成690万公斤奶源生产基地及1.5万亩玉米种植基地等。
西藏从1990年开始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通过产业化经营,全区累计安排建设优质青稞基地8.2万亩,优质油料基地5.3万亩,建设蔬菜大棚3497栋、1847.6亩,药材种植1400亩,加工转化农产品5841万公斤。
次旺多布杰说,近年来,西藏先后扶持了达孜县藏缘酒业、隆子县种草养牛、白朗县糌粑加工、尼洋河生猪养殖、那曲牦牛肉加工、昌都林果业、阿里绵羊育肥等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合作的经济组织51个,一批“基地+农户”“协会+农户”“基地+企业+农户”等形式的农牧业生产合作组织在农发区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中直接受益的群众达32万多人,而且项目区农牧民的收入也远远高于全区平均水平。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