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沈阳九月四日电 题:退沙成田 “三北”防护林屏障中国生态
中新社记者 赵建华
九月的中国东北,渐渐进入秋粮收割的时节。一眼望不到头的玉米、花生正待收获。
这是记者在辽宁阜新科尔沁沙地南部见到的一幕。
几年前,这里还是光秃秃的沙丘。
当地人介绍说,不毛之地再次变为牧场农田,都是拜“三北”(西北、东北、华北)防护林之所赐。中国“三北”防护林建设始于一九七八年,这一工程涉及中国十三个省份、四成以上的国土,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生态工程。
“三北”是中国生态最脆弱的地区。“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之前,原本水草优美的科尔沁草原,已退化成全国最大的沙地。
曾经的牧场粮田,变成了小山般大小的沙丘;随便抓起一把土,不管你抓地有多紧,细细的沙尘很快就会从手指的缝隙中全部溜走。
饱受风沙之苦、皮肤黝黑、干燥的当地人介绍说,他们这里一年到头只刮两场风。每年的春、秋两季,掺杂着漫天沙尘,风一刮就是一个月。无遮无拦的狂风,甚至吸引了一家企业不惜耗巨资,在这里树起了一个个风力发电机。
为了抵御这些风沙,中国对“三北”防护林的投资在去年就已超过了六百亿元。三十年的时间里,中国在“三北”地区种植的树木如果排成单行,可以围绕地球三千七百五十圈,造林开挖的土方量相当于建造万里长城的七十五倍。
但风沙、干旱等自然灾害仍然频繁发生,包括辽宁在内的中国“三北”地区(西北、华北、东北)生态环境依然脆弱。
中国国家林业局副局长祝列克介绍说,全国八大沙漠、四大沙地都分布在“三北”地区,这里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地。“三北”地区仍然是中国沙化和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区域内沙化土地面积占全国沙化土地面积的八成五,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六成七。
除了需要承载大量的人口外,“三北”地区还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畜牧业基地。全国十个粮食产量最大的县、著名的内蒙古大草原等草场都集中在这一区域。
对“三北”前景,祝列克一口气说了三个“最”:改善中国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三北”地区最关键、最重要、最艰巨。今后中国还会继续在“三北”地区种树植草。
声势浩大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会延续到二0五0年。届时,中国“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有望达到一成五,当地的生态状况得以根本好转。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