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明
这些年来,“节日搭台,商家唱戏”,是中国式节日的流行模式。对商家来说,七夕节似乎有点例外。
8月26日是七夕节,武汉各大商场鲜有促销活动,花店的订单比去年同期少很多,甚至有人不知道七夕,不知花价为何上涨。
业内人士称,七夕缺乏明显的标志性物品,商家不容易找促销点。
重庆的七夕气氛并不浓。影院没有任何促销活动,有近半商家未参加商场促销活动。鲜花市场很冷清,花店老板担心囤货。个别酒吧订座率不到20%,远低于西方情人节时的订座率。
不知道有些媒体是在为商家的沮丧而伤悲,还是为七夕氛围的稀薄而遗憾。可以肯定的是,商家能从七夕中淘到金子,也许更符合一些人的逻辑。我的观点可能让某些人不高兴:商家对七夕的绝望,对七夕的沮丧,可能反而是传统文化节日的幸事。靠商业当托儿支撑起来的节日,注定是短命的。你想,一旦商家因为利润微薄或者无利可图,对一个节日漠然视之,究竟是商家的悲哀还是节日的悲哀?商业的本性是逐利,传统节日的价值在于精神信仰和习俗文化的传承。商业和传统没必要“老死不相往来”,也不该成为商业的婢女,匍匐在金钱的石榴裙下假装风光。
商家对七夕的沮丧,无非是七夕对他们来说缺乏诱惑。诱惑是额外利益的以身相许,唯如此诱惑才击倒了无数人。商业是最禁不起利益诱惑的一族,有利可图的事情,用不着这种好事勾引,商业的天性早已让它蠢蠢欲动,使出浑身解数来追逐于己有利的事情。对商家来说,七夕仿佛如盛夏季节的寒流,没有卖点,也就没有了诱惑和逐利的动力。他们冷淡,对待七夕宛如平常一首歌,平平静静做买卖,是商业理性的回归。不管是商家还是我等,都该为之感到庆幸才是。
不知从何时起,七夕忽然有了个绰号叫“中国情人节”。稍微懂得生活常识的人都知道,其实,七夕是纯情少女们的私密活动日,是女孩们对人生未来的美好憧憬,为实现这种蓝图而希望掌握各种生活的技能。在七夕夜,几个要好的女孩子面向星空许愿、乞巧,希望能得到神仙的指点获得一技之长,这才是七夕的真实含义。东晋人葛洪在其所著的《西京杂记》有相关记载,也证明七夕是女孩子自主学习的日子,是内省和修身的日子。可以说,七夕是中国智慧给未婚女性们制作的一幅饱含诗意的画作,其情淳朴其意真切,尤为可贵的是,其立意高远,哪有铜臭的味道?诚如有人所说:“稍微还有点文化的人都知道,七夕是"乞巧节",是"女儿节"。”
七夕传统的断裂,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缺位的结果。如果从幼教到高教,学校能有组织地引导女生过一个有意义的并且是让男士走开的七夕,七夕断不至于沦落到徒留其名的地步。
商家已经不再盯梢,传统可以光复,接下来就看我们的家长和教育机构先唱戏了。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