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衍贞带着何国香姐(左)弟(中)俩参加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 |
|
村里头家庭条件好一点的人,都出去了,空荡荡的村舍让这个偏远的小山村愈显冷清。 |
本报记者 柳涛 通讯员 黄丽芳
摄影报道
9月3日,周四。
陈衍贞结束了上午的讲课,回到房间整理行李箱。入秋后,山里的气温和外面相差越来越大,他打算周五上完课就回城里补充给养、带些秋装来。这时,他接到邵武市大埠岗镇中心小学校长杜新平的电话,说下午有记者要来学校采访。
放下电话,陈衍贞跑到一户村民家借来几斤大米,买了几瓶啤酒,又摘下地里的两个大南瓜。最后,他通知城里的老婆,带上斤把肉,赶紧进山。
今年52岁的陈衍贞,是这所中心小学的一名高级教师。2008年9月,他自愿申请来到大埠岗镇溪上村的小学任教。
溪上村,位于邵武市海拔1200多米的道峰山半山腰,是邵武市最偏远的山村之一。陈衍贞是这座山村小学唯一的老师。
“全校目前只有一、二年级,两个学生,还是姐弟俩。”站在刚锄完草的溪上小学操场,陈衍贞告诉记者,学生中弟弟何国华今年6岁,读一年级;姐姐何国香,今年13岁,上二年级,是个智障女孩。
溪上小学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面积约400平方米,为二层砖木混合建筑,共10间教室。校舍很多门窗没有玻璃,木制的走廊、吊顶和课桌椅,年久失修,破破烂烂。操场上,因为旗杆没有绳子,国旗只好系在一根长长的竹竿上。
“学校没有上音乐课,没有阅览室。上体育课,我只能带着他们玩玩单双杠、跳跳绳。”陈衍贞说,学校的教学经费都来源于村财,可溪上村是当地的一个穷山村,为省钱,他平时也要下地种菜、上山砍柴。
“家庭条件稍好一点的,都出去了。”陈老师说,溪上村全村共600多人,现在常住人口只有30多人,而且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去年学校还有三个学生,今年开学,那一个,也跟父母进城了,何国香姐弟俩是全村最后的留守儿童了。
挂在学校办公室墙上的作息时间表和总课程表显示,即便是这个只有两个学生的学校,也同样纳入了邵武市教育局考评的范围。据了解,邵武市目前有88所山村小学,其中在校生人数不足10人的小学31所。邵武市特派近百名专职教师,赴边远山村小学定期任教,方便山村学童就读。陈衍贞老师就是其中一个。
邵武市教育局办公室主任黄自生介绍,十几年前,溪上小学还有6个年级,近100人。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在农村不断推进,生源一年不如一年了。如果强制把这所学校撤并了,这两个孩子就要失学了。
独家博客关注:三个人的小学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