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俄专家:中国让“现代化”概念在世界得以普及

2009年09月07日10:10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专稿:在新中国建国6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记者专访了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研究所主任研究员亚历山大萨利茨基,请他对新中国60年的发展发表自己的看法。萨利茨基为著名汉学家,曾与人合著《当代亚洲经济》一书,近年来曾多次发表关于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经济发展问题的文章。

  "因为中国,现代化概念才普及"

  记者:您如何看待和总结60年来中国的发展?

  萨利茨基:用简单的一句话来概括,我认为,中国取得了实现现代化的成就。在某种程度上,正是因为中国,"现代化"的概念才在全世界普及开来。上个世纪70年代末,由于美国和英国保守势力的胜利,世界进入了相当模糊的时代,"发展"和"现代化"等路线性概念被抛弃。正是由于中国,这种时代的模糊状态才得以克服。这是中国乃至世界的主要成就。

  2008年8月24日,第29届夏季奥运会闭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这是闭幕式上燃放的焰火。新华社记者李勇/摄

  记者:您认为"现代化"的概念具有什么意义?

  萨利茨基: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在西方学术界,现代化传统上被理解为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过渡。在西方,这一过渡时期持续时间长。它与工业化系统的形成密切相关。东方国家完成建立现代化生产力的任务比西方时间短。这些国家在二次大战和实现独立后积极完成这项任务。
当然,中国遇到了自己的难题,如"大跃进"和十年动乱。可中国在近30年来很好地解决了所有这些问题。在短短的时间里,中国让现代化具有了最全面和最丰富的形式。这不仅赢得发展中国家,而且还赢得发达国家的尊重,就不用说那些用羡慕的眼光看待中国改革经验的经济过渡国家了。

  记者: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您认为中国取得这些成就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萨利茨基:存在着多种原因,其中包括历史和文化原因。我认为,主要原因是,中国提出并实施了综合性发展方案。方案中囊括了一切:日本的经验,新兴工业国家、苏联和其他国家的经验。这一方案还伴随着中国尊重本国的历史。尊重历史是中国人固有的特点,是永不抛弃的传统。中国改革家现实地对待所取得的成就和所犯的错误。这种现实主义奠定了"现代化"和"改革开放"的基础。

  邓小平在这方面居功至伟,他实际上只做了不大的变动。以前的观点认为,中国的一切应当用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来检验。上世纪70年代末,不少传统理论家和反对邓小平的人正是坚持这种观点。然而,邓小平让人们用实践来检验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应当说,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经受住了中国实践的检验。中共十六大和十七大对此下了结论,并提出近期和中长期的宏伟目标。所作出的结论完全现实地反映了中国的实际情况和所走过的道路。尊重历史和善于计划是两大特点,也是中国取得成就的重要因素。

  "这是一种综合性探索与借鉴"

  记者:您是否认为存在着一种独特的"中国模式"?这个"中国模式"具体是怎样的呢?

  萨利茨基:我不把它叫做特殊的模式。这是一种综合性的模式,是一种综合性的探索和借鉴。中国汲取了其他国家的经验,并使这些经验适应本国的条件。从中国模式的基础中可找到苏联的"骨架"、新兴工业国家的成就、美国的成就,还有注重社会福利的资本主义的特点。中国成功地汲取了所有这些经验。

  此外,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各地区都逐渐拥有了各自的特点。中国各个地区的情况不同。有的省市存在着大城市的特点,人们更习惯在大型国企里工作;有些地区,人们习惯从事小型企业、家庭甚至个体经营。所有这些都容纳在一个国家中,合理思维、追求创新和发明的人能够相当自由地选择经营方式。总之,中国模式的特点恰恰在于,设计师没有规定一种绝对的固定的国家发展形式。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不断扩大与外界的交流渠道,不断进行试验。中国对试验的结果进行研究和分析,从而建立起这种模式。而许多外国评论人士都能在本国历史和现代发展中找到这种模式的某些特点。

  记者:这种独特的"中国模式"对世界有何影响?中国的发展道路是否可以被模仿和复制?

  萨利茨基:在人口和社会经济条件方面,中国是一个极其特殊的大国。它必然给其他国家树立起某种全面的榜样。其他国家尽管很难将这一模式完全移植到本国的土壤,但某些东西则是完全可以借鉴的。

  我觉得,中国近30年来突出体现的一个原则非常有意思。俄罗斯的意识特点在于,对世界的认知黑白分明。我们不知为何把市场与国家、把市场经济和商品生产都对立起来。邓小平非常艺术地摒弃了这种虚伪的对立。我们看到,中国近30年来没有把计划经济和商品生产、强大的国家和发达的市场相对立,而是使其相互依存。另一个原则也相当重要。劳动与资本、雇主和雇工之间的确存在矛盾,但也存在伙伴关系。当注重伙伴关系时,矛盾就会缓解。国家也在做这方面的工作,因而这种矛盾不再危害到社会。

  "要改变"成果最大化"式的发展"

  记者:这种模式存在什么问题?有哪些需要注意和改进的地方?

图为上海浦东。 中新社发 井韦 摄

  萨利茨基:从某些中国经济学家的文章来看,中国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开始注重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当前存在两种经济活动方式:一种是成果最大化,另一种是节约资源、劳动力、能源。如果第二种方式在中国发展得比第一种快,或者第一种方式得以改变,那将会是很好的现象。那样的话,对于中国商品充斥市场的恐惧将成为过去。我觉得,中国在这方面已经做了不少工作,但是所有的工作并不能一天就都做完。中国还需要继续改变成果最大化、利润最大化和抢占额外市场的状况。这是中国的伙伴和竞争者所担忧的问题,也是中国本身需要解决的问题,因为中国生产力发展所达到的程度已经完全可以过渡到下个阶段。

  很显然,下个阶段最重要的不是发展工业,而是发展服务领域。而服务领域主要面对的是国内市场。一个国家开始加快发展服务领域后,为国内市场服务的厂家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向第二种经济活动方式的过渡也会变得更加顺利。

  记者:中国模式的发展前景会如何?

  萨利茨基:我们生活在全球化的世界,我不想把世界的未来看作是单调的和一种模式的。重要的是,世界充满各种色彩,每个地区都有民族特色,因此中国模式将与世界其他成功的经济模式共存。不仅是中国,其他国家也在迅速变化。中国人与其他国家合作发展起来的综合模式会是相当有意思和被广泛采用的。这种模式肯定是富有成果的,并有利于人类未来的发展。也许,中国模式将逐渐被其他国家所采用。其他国家将通过直接与中国合作来借鉴中国模式,或间接地与中国合作来研究中国的经验。(本网驻莫斯科记者卢敬利 编辑:陶志彭)
(责任编辑:刘晓静)
[我来说两句]

测测你灵魂的模样

测试:2010年你要提防你身边的哪个小人

测试你的智商到底有多高 测完可能会被气死

看你这一生有没有富贵命? 世界上最变态的八大菜

全球排名第十二位的心理测试:荒岛求生

测测你的死穴在哪里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欢迎您注册发言。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