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广州9月7日专电(记者黄浩苑)K歌、蹦迪、泡吧……这些时下城市中流行的娱乐生活方式早已平常,但是,三十年前,这是人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1979年,出现在广州的第一个营业性的音乐茶座就像是一个时代的标签,宣告中国文化生活走向多元化,中国文化产业开始萌芽。
音乐茶座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就是一个小型的音乐会。与传统的演出不同,观众不是在台下正襟危坐,而是坐在环绕舞台的小圆桌上,一边喝茶吃点心,一边听歌。所唱曲目几乎都是当时港台的流行歌曲。广州东方宾馆是全国第一个音乐茶座的萌芽之地,随后,轻松休闲的文化春风吹遍中国,各种娱乐场所如雨后春笋般兴起。
由于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使中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经济的复苏,人们对生活也有了新的要求。广东濒临港澳,地缘、血缘和文化同根的优势使得港台地区的流行音乐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广东,并在民间迅速盛行。
“虽然当时的电视、广播里都听不到,但是大街小巷里都是邓丽君的歌。”今年76岁的老广州陈栋材说。据说,当时的广州人都托亲戚从香港带卡带回来,一时间《甜蜜蜜》《橄榄树》等成为脍炙人口的曲目,无人不晓。
由于广交会的缘故,众多外宾和华侨来到广州,为了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音乐茶座顺势而生。因此在刚开始的时候,音乐茶座只是面向外宾,收的也是外汇或者外汇兑换券。“当时没有外国护照不让进,我就通过宾馆里的熟人带进去,站在走道里听了一首《白兰鸽》,太沉醉了,现在我还记得。”退休干部李莲说。
刚刚从“一首歌就是一堂政治课”的年代走过来,流行音乐的轻松和抒情对人们的冲击力和吸引力都十分强烈。李莲说自己偷偷和同学去音乐茶座,就怕碰见熟人,担心影响不好。当时社会上有人痛斥流行音乐是靡靡之音,有人为“手拿着话筒唱歌还是站在话筒前唱歌”争论了很久。
音乐茶座引起了激烈争论,是非不断。在一片“堕落”的骂声中,广东省委省政府顶住了压力,坚持“有乐无害”的文化娱乐市场管理底线。为了保护培育这个新兴的文化娱乐市场,同时也规避它的负面消极影响,有关部门出台了多个规范音乐茶座、舞会等活动的相关文件。音乐茶座开始突破限制,走入寻常百姓的生活。广东省流行音乐协会常务副主席陈洁明说,几元钱的门票,包括一杯茶或者咖啡,加上一盘小点心,一到晚上,年轻人都往音乐茶座去。
广州东方宾馆的音乐茶座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第一家营业性的音乐茶座的诞生,标志着中国的歌舞娱乐业兴起,中国的文化产业开始萌芽。改革开放由经济领域向文化生活挺进,文化从过去片面的“革命教育”功能走向多元化,其娱乐和审美的本质真正地得到展现。音乐茶座也直接孕育了中国流行音乐。
音乐茶座是文化开放的时代标签,展现了中国走向世界的眼光和胸襟,多元的文化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音乐茶座是文化消费市场的雏形,文化由此开始走向市场化、产业化,展现出蓬勃生机。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