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张贤亮做客新华网
作家张贤亮,当他在宁夏创办影视城,从“出卖荒凉”的营生中掘金时,已然成了一个“资本家”。
说起张贤亮,对中国文坛有所了解的人大都不会感到陌生。上世纪80年代,这位特立独行的作家发表的《灵与肉》、《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作品以其充满人性温暖的故事和新锐的思想,在国人的阅读中激起了巨大波澜。进入90年代后,在“文人下海”的一波热潮中,张贤亮在宁夏创办了一个影视娱乐城,以“出卖荒凉”著称,成为当今文坛一道独特的风景。
现在的张贤亮已经集作家与企业家的双重身份于一身。
最近,张贤亮放下繁忙的经营事务,来到上海参加中国作家协会第六届主席团第九次会议。尽管他最近几年并无新作问世,但他依然成为沪上媒体追逐的一个热点人物。
镇北堡的脉脉温情 今年已经70岁的张贤亮,年轻时就在文学创作上显示了他的灼灼才气。但是,这种才气在那个年代里,反而成了让他罹祸的东西。1956年,他因为自己发表的一首长诗《大风歌》而被打成右派,被发配到宁夏银川附近一个叫镇北堡的地方进行劳动改造,期间经受了肉体和心灵的种种折磨,生活困难时甚至以讨饭度日。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张贤亮以一个作家独特眼光,发现了镇北堡的美。镇北堡是明清两朝用以屯兵的边防要塞,辛亥革命后废弃不用了,随着岁月的流逝,昔日的遗迹大都已经湮灭,但张贤亮仍从这里看到了历史的痕迹。在他80年代发表的小说《绿化树》中,他把故事发生的地方取名“镇南堡”,其实就是镇北堡。透过那个故事,我们也可以看到张贤亮在年轻时所遭受的苦难,还有他在底层世界所感受到的脉脉温情。小说中有这样的描写:主人公到镇南堡赶集,使他想起了好莱坞所拍的中东影片,如《碧血黄沙》中阿拉伯小集市的场景。在张贤亮眼里,镇北堡就是这样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地方。
1979年,张贤亮终于获得了平反。他的创作生命重新扬起了风帆,很快便成为中国新时期文学的一个领军人物。他的作品被广泛地介绍到国外,多部作品被搬上银幕,他本人也走上了领导岗位,担任了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文联主席和作协主席。
如果没有90年代出现的“全民经商”热潮,也许镇北堡在张贤亮的心里,只能是一个苦难与幸福并存的回忆之地。但是,这一股热潮硬是把张贤亮从书桌上拉到了火热的经济生活中。1992年,随着邓小平南巡谈话的发表,位于大西北的宁夏也出现了经商热。宁夏文联也耐不住寂寞,准备创办第三产业,摆脱以往全部依赖国家拨款维持生存的模式,身为文联主席的张贤亮自然不能超脱于外。这时候,镇北堡的风光在他心里油然升起,他很快拍板在那里办一个影视城,以大西北独特的自然风光来吸引各地的影视制作单位和游客。
这时候的镇北堡,已经不再是张贤亮在那里生活时的情景了。80年代时,在张贤亮的引领下,已经有多家电影制作单位在那里拍摄影片,《牧马人》、《红高粱》、《黄河谣》、《老人与狗》等影片就是从这里走向世界,获得了一项项国内、国际电影大奖。但是,真要在这里办一个影视城,能够吸引游人来游玩,还要搞一些基础建设,文联要跨过的第一个关口就是资金关。张贤亮到银行去申请贷款,提出用文联的大楼作为抵押。但是,银行回答他,文联大楼是国有资产,按规定不能用于贷款抵押。
怎么办?还是银行给张贤亮出了主意。他们提出,张贤亮的作品被广泛翻译到国外,这些作品都拥有版权,他可以用这些作品的版权作为抵押向银行贷款。
这些版权是张贤亮私人拥有的财产,但是,既然自己是文联的一把手,现在有这个需要,他自然不说二话。于是,张贤亮以自己的版权向银行贷款50万元,镇北堡西部影城就算开张了。
一不小心成了企业家 出乎张贤亮意料的是,影视城开业后不久,还没有实现盈利,中央就要求政府机关与其所兴办的实业脱钩。文联作为政府部门,也必须退出影视城。既然当初的贷款是以张贤亮的海外版权作为抵押的,现在银行贷款还没有归还,影视城就顺理成章地转到了张贤亮私人的名下。
说起这个过程,张贤亮笑着说:“我是一不小心当上了一个民营企业家。”
不过,张贤亮又说,镇北堡影视城之所以能够发展,主要就在于一开始就做到了产权明晰。影视城转到自己的手里以后,企业的效益和创办经营者个人的收益直接挂钩,充分发挥了利益驱动机制。
低资金投入,高智力呵护 镇北堡影视城创办时,投入的资金并不是很多。据张贤亮介绍,名义的投入资金是93万元。除了用他的版权抵押得到的50万元银行贷款外,还有其他一些单位投入的少量资金,其中镇北堡所在地的林草场,按协议应该投入30万元,但是他们交给张贤亮的却是一公斤白条,其中包括一块钱、五毛钱的过路费等。对于这一切,不喜欢与人争辩的张贤亮都认了。
在张贤亮看来,镇北堡上到处都是宝。除了充满荒漠气息的自然风光以外,80年代许多影片摄制组在这里留下的场景都是很好的资源。他把这一切都发掘了出来,甚至加以创造、发挥。张艺谋在镇北堡上拍摄《红高粱》时,曾在那里搭建了一个酒作坊,张贤亮对它进行了进一步的加工,不仅按原样复制了这个酒作坊,而且把整套制酒工艺也搬了过来。为了复制影片《黄河谣》的古戏台,张贤亮专程到山西,找到了一个残存的清代古戏台,也把它整体搬到了影视城。
说起这一切,张贤亮便有些得意。他说,在90年代时,这些古董的价值还没有被人发现,很便宜,一个戏台只要几百块钱就能搬走。
张贤亮认为,影视城是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最能产生高附加值,而这一切,就需要文人的智慧。他说:“我们的资金并不多,因此我们走的是一条资金低投入,智力高投入的路子。”在他的要求下,整个影视城内,凡是固定建筑,用的都是真正古旧的物品。为此,张贤亮利用他广泛的人脉资源,在全国搜索信息。他的“眼线”总是及时地为他提供信息,因此,他以很便宜的价格搜到了各种各样让人惊叹的古董。他举例说,在影视城,光是明代嘉靖年间出品的铸铁消防缸(太平缸)就有27个,这样的缸现在每个已价值10万元。
就是在上海参加作协会议期间,他虽然思考着文学的问题,但仍没有忘记与外界的联络。他掏出手机,打开页面上逼真的图片,得意地介绍说,已经有人向他传来信息,在某地发现一个两人高的佛龛,非常好看。这次会议结束后,他就准备去实地观察。
为了吸引客源,张贤亮把影视城的“电影文章”做到了极致。但他又认为,搞企业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具有前瞻性。在他看来,虽然影视城为影视制作单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拍摄便利,但现在的电影其实是制作出来的,实景拍摄已经不再是惟一的手段。因此,他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开发旅游资源上。在张贤亮“智力高投入”的倡导下,影视城做到了基础设施全是现代的,但外貌全是古代的,100多个景点通水、通电、通暖气,但在地面上却看不到一根管道,游人进入影视城,就像进入了时光隧道。文化部长孙家正来到影视城,兴致勃勃地走了一圈后挥笔题词“真好玩”。张贤亮说:“一个旅游的地方,要当得起"真好玩"的评价,其实是很不容易的,要知道这中间是有我作为作家倾注的智慧在内的。”
现在,凡是到银川去的人,影视城是必去之地。这个当年靠张贤亮个人版权抵押了几十万元资金办起来的企业,如今每年能吸引33万游客,盈利上千万元,仅固定资产已经价值上亿元。2004年,镇北堡影视城被文化部评为中国文化产业最杰出的十大项目之一。在银川地区,影视城也被评为4A级景区。
镇北堡的人最怕我死 从一个著名的作家成为一个卓有成就的企业家,张贤亮经历了十多年的历程。今天的他,虽然仍然利用闲暇时间在进行文学创作,但是他已经不愿意多谈文学的话题。据了解,在手头有一部长篇已经磨了3年,正在进行最后的修改,但他却不愿意发表。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现在的文学生态不是很好,人与人之间的善意也很缺乏。”
面对有些媒体有关“张贤亮做生意占去了写作的时间”的说法,张贤亮极不满意。他的观点是,作家本来就是一个副业,经营影视城和写作并不冲突,可以兼得两种身份,为什么一定要在这两者之间划出鸿沟,非此即彼呢?
张贤亮深有感触地说:“我们以前把为人民服务这句口号喊得很响,但却没有让人信得过的内容,而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为人民服务的经济,因为你要做一个成功的商人,你就必须把别人的需要放在第一位。我从商以后才体会到诚信的重要,人文精神的重要,其实最大的诚信就应该体现在商业上。”
作为一个民营企业家,张贤亮治理企业颇有点与众不同的风格。他介绍说,在影视城工作的200位员工,他们拿的工资比银川同等工种的职工都要高出200元。他对员工说“你们多拿的这200元,是和我一起分享智力投资的成果。”
张贤亮深有感触地说:现在我们要建设和谐社会,要实现这样的目标,首先要建造和谐企业,只有这个目标实现了,和谐社会的目标才能实现。现在社会上为什么会出现“仇富心理”?有的企业老板为富不仁,横行霸道,当然会引起社会上的仇视。“
说到这里,张贤亮颇有点激动:“我养了30多条名犬,开宝马,住豪宅,为什么没有人仇恨我?就是因为我构建了一个和谐的企业。影视城建成以后,周围的农民也受益,他们对我都很热情。现在,整个镇北堡的人都怕我死,因为他们担心我不在了,我的继任人是不是还会像我那样对他们那么好。” (来源:上海证券报)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