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88年之前,几乎很少有人知道洛克比这个名字;而在当年发生的一场震惊世界的空难后,这个苏格兰小镇的名字传遍了全世界。
1988年12月21,泛美航空103航班载着机上259名乘客及机组人员,在德国黑森州法兰克福起飞,前往英格兰西斯罗机场,然后在那里转机飞往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
当晚7点零3分,飞机在起飞后38分钟,在苏格兰领空发生爆炸,随后飞机毁灭。这次空难一共夺去了270条人命,机上259名乘客及机组人员全部丧生,其中189人为美国人。其余11人为洛克比当地的小镇居民。
事件发生后,警方经过近三年时间的调查取证后认定,空难是由飞机内部的猛烈爆炸所致。而制造这起空难的嫌犯是两名利比亚情报人员,即利比亚航空公司前保安主管迈格拉希和他的助手费希迈。警方认定,是他们将藏有炸弹的行李送上了103航班。
经过多年的政治压力,1999年4月5日,利比亚政府最终将嫌犯移交苏格兰。应利比亚方面的要求,审判地点设在了中立地———荷兰。
2000年5月3日,审讯正式开始,而一直到2001年1月31日,法庭才最终公布裁决:迈格拉希罪名成立,被判终生监禁,建议最少服刑20年;而费希迈则被判罪名不成立,并在翌日回到利比亚的家。2002年3月14日迈格拉希的上诉被驳回,并被移送到位于苏格兰格拉斯哥的巴连尼监狱。
2003年11月24日,根据欧洲人权法的要求,苏格兰最高法院将迈格拉希的最低刑期(即可接受假释前的最少服刑年限)定为27年,由1999年的羁押开始计算。
从2001年被法庭定罪到此番“荣归”的黎波里,迈格拉希走过了8年的漫长历程,同时也经历了一段离奇的跨国司法博弈。而其个人遭遇的变化,也印证了英国与利比亚两国关系发展的轨迹。
本世纪以来,利比亚与西方国家的关系大为改善,一些西方大国看重利比亚丰富的能源资源,不断向的黎波里(利比亚首都)示好。2004年3月,时任英国首相布莱尔访问利比亚,与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举行了历史性的会见,双方开始新型的合作谈判。
2007年,迈格拉希的命运迎来转机。当年5月,英国石油公司宣布获得在利比亚金额为5.45亿英镑的油气钻探合同,英国政府也在当月与利比亚政府签署了“谅解备忘录”。而到2007年年底,英国政府的立场发生了180度大转弯,依据英国和利比亚即将达成的“罪犯转移协定”,迈格拉希很有可能脱离苦海回到家园。
但世事难料。今年5月,英国和利比亚签署了“罪犯转移协定”,利比亚据此要求英国让迈格拉希“回家”。7月,英国外交次长伊凡·路易斯表示,他希望苏格兰司法部长麦卡斯基尔能考虑依据转移协定,将迈格拉希释放回国。8月5日,麦卡斯基尔作出回应,拒绝将迈格拉希作为罪犯转移对象。事情如果到此为止,利比亚的解救努力也就前功尽弃,迈格拉希仍会在苏格兰监狱中度过残生。
事实上,迈格拉希在服刑期间始终也没有认罪,他曾经两次提出上诉,第一次遭到驳回。2007年,他抓住英国和利比亚关系改善的有利时机,以法官在证据不确凿的情况下给自己定罪为由再次上诉。而就在等待结果的时间里,迈格拉希于2008年9月被查出身患前列腺癌,于是他以健康原因为由提出释放申请。
迈格拉希的患病,也正好给了英国和苏格兰政府一个“天然的台阶”,在爱丁堡高等法院受理其提前释放申请后,迈格拉希于今年8月12日主动撤出上诉,也就是在同一天,英国BBC广播公司率先披露,迈格拉希将被基于同情理由获释。
8月18日,迈格拉希的申请获得法院批准,两天之后,苏格兰政府就像按照早已安排好的程序一样,宣布由于同情而将迈格拉希释放回国。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