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这么多的外汇储备,想象一下,每年有10亿美元——哪怕只是5亿美元去投资以色列的高科技产业,将会产生什么后果?” 9月7日下午,在上海以色列领事馆,以色列前工业与贸易部部长、现任以色列亚洲商会主席的科恩对记者说。
中国和以色列,一个手握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急需引进高科技项目;一个拥有世界顶级高科技产业集群,急需引进海外投资以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这样的合作空间难免让人浮想联翩。
中国和以色列在高科技产业上的合作由来已久,但目前最大的障碍仍然来自于互相不了解。
“想想每年有多少中国人去以色列旅行?不过几千人。而日本每年去以色列的人数是中国的10倍。”科恩道。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以色列仍然是一个充满神秘的国家,动荡、战火、种族斗争似乎成了贴在这个国家身上的标签。
然而,以色列特殊的历史背景,反而促使这里形成了一片高科技产业的肥沃土壤。
上世纪90年代,以色列曾接纳100万来自苏联的犹太移民,其中大多是教育程度高、充满创业精神的高科技人才。在这拨科技人才带动之下,加上2004年以后一系列市场改革,以色列的高科技产业发展一日千里。
以色列的航空、新能源、农业技术、集成电路等高科技产业,均在世界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以中小企业为主的高科技集群,近年来成为美国资本市场的新宠。据统计,共有100余家以色列高科技企业赴美国上市,成为继硅谷之后赴美国资本市场融资最多的科技产业集群。
在该国的出口产品中,高科技和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占比高达70%。跨国公司开始认识到以色列的科技能力:英特尔、摩托罗拉、IBM、微软、阿尔卡特等全球领先企业都在以色列设有研发机构。英特尔和摩托罗拉还在以色列制造高级产品,其他一些跨国公司则收购本地公司,购买专利和网罗人才。
此前,来自华尔街的犹太资本一直是以色列高科技产业的重要资本支柱——高盛、美林等投行的创始人都是犹太人。
然而,金融危机对华尔街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以色列的高科技产业。
而由于地少人稀,以色列无法像中国一样实施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继续依靠其在高科技上的优势,同时注重同贸易伙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希望以巨额外汇储备引进一批高科技项目。科恩表示,以色列很愿意在这方面和中国合作。
然而,大多数以色列的高科技企业虽然是行业的隐形冠军,但并不为世人所知。因此,科恩一再强调,中国引进以色列高科技的最好方式,是多到以色列去看,多考察以色列的高科技项目,加强相互之间的了解。
“如果中国政府或者企业有兴趣,我们可以做一个星期的高科技论坛,我可以找一批以色列的官员或者高科技企业CEO来,当面谈谈合作事宜。”科恩说。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