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娟 制图 |
专家剖析武隆大滑坡原因
本报讯 昨天上午,在“岩土与地质灾害发生机理及防治技术研讨会”上,中国地质调查局研究员、武隆“6·5”大滑坡国务院专家组成员殷跃平,首次详细披露了武隆大滑坡的原因。他认为这次滑坡教训深刻,应加强预防。
这次震惊全国的滑坡造成了10人死亡,64人失踪。殷跃平分析说,滑坡地段的岩石是单斜岩层,如同夹心蛋糕一层一层累积起来,大致向同一个方向倾斜,倾斜角度也差不多。
滑动的岩层倾角为20至35度,下边的岩石比较软,专家称为“软弱层”,就好像饼干的夹心一样,将其他几层岩石粘在一起。殷跃平说,在长期的重压下,软弱层不断蠕变,粘力变小,可能导致失稳。幸好,前边还有一块坚硬的岩石将它挡住,如同楔子。殷跃平将前边这片岩石称为“坚硬块体”,在成千上万年的风雨中,它阻止了岩层向下滑动。但当岩石下滑的力量,终于冲破坚硬块体阻挡的时候,它们之间的连接瞬间断裂,大滑坡就猛地冲了下来。后来殷跃平在附近山体发现了大量脆性剪断痕迹,证明了这个判断。
对于武隆这次滑坡,他认为有三点出乎专家意料。首先,大家以前都估计是岩石崩塌,实际上是滑坡。其次,大家估计崩塌的岩石只有20万立方米,实际上达到了700万立方米。第三个是岩石的方向,很多人估计它会向东,实际上向北滑了过来。所以,尽管政府作了许多预警,封闭了塌方下面的公路,要求工人及时撤离等,但损失依然惨重。
首席记者 刘邦云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