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向宜居宜发展城市跨越

2009年09月10日05:12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山西日报
  时间:2009-09-10 04:12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进入论坛 手机读报

  本报记者 安玉 本报通讯员 崔金鑫 石永杰

  朔州市今年20岁了,两组数据令我们欣喜不已:2008年,该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20.4亿元,是建市初的23.8倍;财政总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是建市初的67.7倍。


  今天的朔州,今非昔比,处处彰显出这座年轻城市20年来奋力赶超、铸就辉煌的无穷魅力……

  “朔州精神”挺起跨越发展脊梁

  朔州建市的20年,从最初的“经济繁荣、功能齐全、环境优美、文明开放”,到之后的“不求最大,但求最美”,“30年不显旧,50年不落后”,再到“具有北方特色的生态园林城市”,这些不同时代的城市建设理念,伴随着朔州向前发展而不断丰富、完善。正如市委书记田喜荣所言:“任何城市都需要一种理念,理念是城市发展的基本思路、方向和蓝图。”

  2008年,新一届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打造塞外最宜居最宜发展城市”的新理念,市长冯改朵称其为“未来一段时期发展的新坐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塞外朔州提出了“豪爽大气、海纳百川、百折不挠、奋力赶超”的新朔州精神,以此引导、教育、激励市民形成共同的精神追求和整体价值取向,为建成塞外最宜居最宜发展的城市努力。

  翻开朔州遥远的历史,这块古老而又多难的土地一直处于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纷争之中,虽然经历了太多的征战与杀伐,但同时也锻造了朔州人英武豪迈、宽仁大度的精神气质。在朔州的发展过程中,朔州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精神品位和城市精神。“豪爽大气”,反映出朔州人民淳朴善良、忠义厚道、豪放大度、率直诚信、乐观开朗的人格和处世原则。“海纳百川”,昭示着朔州对外对内时时、处处、事事开放和鼓励创新、激励成功、宽容失败的宽广胸襟和博大情怀。“百折不挠”,彰显了朔州人民从古到今在雁门关外少雨干旱、风沙肆虐、自然灾害频发的恶劣环境和条件下,一代接着一代生生不息、自强自立、永不服输、顽强拼搏的坚定意志和精神风貌。“奋力赶超”,体现了朔州人民不甘落后、勇于争先、与时俱进、追求卓越的昂扬锐气和时代精神。

  有人说,新朔州精神是引领朔州发展跨越的血脉和灵魂,既和过去提出的朔州精神一脉相承,又是对过去朔州精神的进一步发扬和升华,它把全市150万人民激发起来,在奋力中求生存、在拼搏中谋发展、在发展中让朔州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

  在这种精神支撑下,虽然受到金融危机影响,但朔州经济依然在逆势中稳定增长:今年上半年,该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96亿元,同比增长6%,大大高出全省平均水平,增幅居全省第一;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4.3%、5.4%、9.7%,其中,工业增加值完成110.4亿元,是全山西省11个市中唯一正增长的市。

  在“绿水青山”间耕耘收获

  用一句形象的话来比喻,朔州是一座“建在煤堆上的城市”,因煤而生,凭煤而兴。据统计,建市20年来,这个市共生产原煤10.4亿吨,为国家作出了巨大贡献。

  近些年,朔州市委、市政府又响亮地提出了“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发展口号。一方面大力推进煤炭产业的转型发展,另一方面全面加大环境保护力度,让这座因煤而生的城市在“绿水青山”间耕耘收获。到2008年年底,朔州市有22座煤矿实现了机械化综采改造,全市地方煤矿产能提高到了6156万吨,回采率由改造前的30%左右提高到了72%以上。

  在此基础上,朔州市紧紧围绕煤炭产业升级,煤矸石发电、热电联供、风力发电和坑口电厂等一批节能环保项目和循环经济项目加快上马,在环境质量上有了明显改善。走进朔州市格瑞特煤矸石综合发电厂,只有转动的空冷风机才能显示这是一座正在运转的电厂。昔日占据农田、污染环境的煤矸石,如今成为有用的燃料,发电后,粉煤灰再送去制砖,实现了“一煤多用、变废为宝”。在朔州,像这样既环保又具有发展潜力的项目还有很多。今年,他们又淘汰了飞翔水泥厂落后水泥产能20万吨,预计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同比下降15%左右。“铁腕治污”使得该市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同比分别下降26.4%和20.7%。

  为了打造绿水青山,真正实现“两宜”城市的奋斗目标,朔州市还大力实施了蓝天碧水工程,拆除了市区大部分燃煤锅炉,彻底铲除了300多座小白灰窑,完成了30多家陶瓷企业的煤气烧成改造。6家燃煤电厂全部安装了脱硫除尘设施,建成了5家污水处理厂,308家企业全面完成达标排放治理,关停污染企业111家。2008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5.7%,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14%,节能降耗工作名列全省第一。据统计,近5年,这个市共实施国家和省级重点造林项目12个,完成造林绿化197.5万亩,平均每年造林近40万亩,全市累计造林绿化面积达到471.7万亩,占到国土面积的29.6%。市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由2004年的199天逐年增加到318天。

  宜居宜发展的现代新城

  作为山西年轻的城市,朔州市提出了要建成一座“最宜居、最宜发展”的塞外名城。市长冯改朵道出了宜居的根本:“要打造宜居城市,就必须把百姓苦乐作为政府决策的"指南针"。”朔州市秉持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从百姓最关心的教育、就业、社保、医疗、居住等方面入手,全面实施了“五大惠民工程”,倾力打造“最宜居”城市。

  针对高等院校缺乏和乡镇教育薄弱的现状,他们按照“在市区发展高等教育、向县城集中初高中教育、加快发展农村寄宿制小学教育、抓好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思路,抓好教育协调发展工程,做到学有所教。2007年,朔州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招生,实现了朔州高等教育零的突破。2008年,高考达线率19.91%,二本达线4207人,为1993年达线309人的13.6倍多。

  去年1月开始,朔州市全面启动了城镇无职业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同年7月,在全市推广65岁以上农村老人每人每月领取30元最低生活补贴制度,受补贴老人达11.04万人,朔州也由此成为全国第一个全面实行农村老人养老补贴的地级市。

  安居才能乐业。朔州市新建的6万平方米廉租住房,可解决4430户居民入住。开工新建的经济适用房、城市居民棚户区改造、1000户农村特困群众和300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程等都顺利推进,真正实现了解民生之忧。

  在医疗保障方面,朔州市建成传染病救治中心现已投用。市县两级财政投资776万元,改扩建12所乡镇卫生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了六县区全覆盖,农民参合率达到87.09%。

  与此同时,他们还通过加快建设西山万亩森林公园,与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以及市区三大苗圃连为一体,打造出了坚固的环城生态屏障,实现了城在林中建、人在园中居。目前,市区42.2%的绿化覆盖率,人均9.8平方米的公共绿地面积又为宜居提供了绿色的生态环境。

  近年来,朔州围绕“最宜发展”城市发展目标,坚持“东扩西拓北延南改”的思路,加大城市改扩建力度,城市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不求最大,但求精品”的建设理念指导下,朔州城建朝着中心城市、县城改造与新农村建设三位一体的方向迈进。仅今年上半年,朔州城区就实施了16项重点城建工程,概算投资80多亿元,拆迁总面积近130万平方米,并且实现和谐拆迁。由于拆迁改造进展顺利,所以为招商引资项目如期开工创造了条件。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豪德光彩贸易广场。由于拆迁工作一步到位,所以项目进度很快,目前一期工程完成投资3亿元,1700余套商铺正常营业。建成后将成为晋北最大的物流集散中心,实现利税5000多万元。

  近年来,朔州市还特别重视民生项目的建设。他们先后开工建设了古城墙公园、恢河公园、七里河公园、人民公园、火车站迎宾广场、文化艺术中心、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体育馆、博物馆、图书馆等,进一步完善了城市基础设施,改善了城市人居环境,高度体现了“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的执政理念。在新农村建设中完成投资7.45亿元,新增公路通车里程1077公里,所有建制村通上公路,92%的村通上客运班车。

  (

测测你灵魂的模样

测试:2010年你要提防你身边的哪个小人

测试你的智商到底有多高 测完可能会被气死

看你这一生有没有富贵命? 世界上最变态的八大菜

全球排名第十二位的心理测试:荒岛求生

测测你的死穴在哪里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欢迎您注册发言。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