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9-09-10 04:12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进入论坛 手机读报
弘扬太行精神 科学规划营林 本报讯在沟壑纵横的干石山上铺就层层绿色,在绿化太行山的壮举中张扬一种不屈的精神。当城市绿地率、人均绿地面积、国土绿化率等许多北方城市不可企及的指标呈现在人们眼前时,已不仅仅是惊叹和折服,还有对这些林业工作者由衷的敬佩。
人与树同长,林与人同辉。长治市林业局的全体干部职工和工程技术人员以集体的创新和奉献精神,在太行山上树起了一道丰碑,成为全国公务员集体成员中的楷模。在今年的全国第七届“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评选活动中,长治市林业局脱颖而出,喜获“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荣誉称号。这是本届评选中我省惟一获此殊荣的单位,也是本届评选中全国林业系统惟一获此殊荣的集体。
进入新世纪以来,长治市林业局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山上固本”和省实施“身边增绿”两大林业工程,坚持把科学营林和“质为先,严管理,慎用钱”贯穿于整个林业生产全过程,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实施,确立了“山上建体系,丘陵建基地,平原建网络,城乡建园林,林下搞开发,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总体规划。靠着一股艰苦奋斗的干劲,一股百折不挠的韧劲,一股攻坚克难的闯劲,一股无私奉献的实劲,全市初步建成了主干道绿化为骨架,田间路渠绿化为羽翼的农田防护网络体系。特别是去年以来,该局以“1+5”城市群林业生态圈建设为重点,实施了10万株大苗进城、20万亩荒山造林、10万亩平原绿化、10万亩干果经济林基地建设的“1211”工程,两年栽植各类苗木1.5亿株,使长治市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市区空气质量在全国重点监测城市中排名大幅前移至第23位。
在推进林业生态建设中,他们坚持把弘扬太行精神和科学营林有机地结合起来,组织林业科技人员实地调研,多次论证,反复讨论,制定了科学的造林绿化规划方案。在实施中,他们加强科技支撑,先后创造出“整地筑成反坡形,人工创造小阴坡,阴坡育苗阴坡栽,阳坡育苗阳坡栽,就地育苗就地栽,上季整地下季栽,容器育苗带土栽,栽后石片全覆盖”等径流林业整地、覆盖保墒等抗旱造林技术和一套森林防护经验,走出了一条生态经济型、生态景观型、生态防护型和生态文化型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之路。围绕林业生态建设的形势和要求,他们积极探索,不断完善了以财政稳定投入、以煤补林和社会投入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创新了工程建设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工程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资金报账制;完善了林木管护机制,使林业生态建设通过更加规范、更加科学的机制走上了可持续的发展道路。近年来,全市造林平均成活率达90%以上,良种使用率达到88%,苗木合格率达95%以上,混交林比率达60%以上,重点工程面积核实率达到100%,面积合格率达95%以上,林业生态建设呈现出工程最多、速度最快、质量最好的发展态势,造林绿化实现了量的跨越和质的飞跃,被上级领导和专家学者誉为“人工造林的奇迹,工程管理的典范”,许多经验和做法在全省得以推广。
在造林绿化工程建设中。他们始终坚持把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大力发展了以核桃、花椒为主的干果经济林,培育了飞鹤三泰乳业、大红袍花椒等一大批林业龙头企业。在通道、环城、滩涂、库边等绿化工程中,规划发展了以杨树为主的速生丰产林,积极推行了林草、林药、林菌、林禽等林下经济开发,走出了一条生态经济型的新路子。围绕造林绿化工程建设需要,积极推进了林木种苗花卉产业发展,全市涌现出育苗户2053个,建设花卉基地210个,农民林木种苗花卉业年产值达到2.5亿元。依托丰富的“红色”“古色”“绿色”旅游资源,打造绿色走廊,建设特色景点,形成了太行山大峡谷、太行水乡、灵空山、天脊山、黄崖洞、八路军总部旧址、老顶山森林公园等森林生态旅游品牌。目前,全市以“森林生态旅游、干果经济林基地、林木种苗花卉、速生丰产林和林下经济开发”为重点的四大林业产业体系已初具规模。在8月25日至26日召开的全国造林绿化现场会上,长治的造林绿化成就和林业工作者的精神风貌,均博得了国家林业局和全国各省区市与会代表的高度好评。
(杨天闻 李宏伟)
(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