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我国女性高层科学家趋现老龄化 急盼年轻人接班

2009年09月11日07:33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中国青年报

  女性科技工作者比例超过1/3,但在高端人才中所占比例只有5%左右

  女状元频出,女科学家比例却越来越低

  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韦钰急切盼望更多年轻人来接自己的班。

  韦钰曾经做过欧莱雅女性科技工作者奖项的评委,迄今为止,中国只有两人获得过这个被称为女性诺贝尔奖的奖项,其中一个来自香港,另外一个来自中科院物理所,年龄比韦钰还大。

  “但后来,我再也不去了,因为根本没有竞争力。”韦钰说,这个奖项要求每人拿出至少5篇研究论文,国外女科学家拿出来的都是《自然》和《科学》上的文章,但国内“男的拿出来都不容易,差得比较远”。

  我国女性高层科学家的老龄化趋势让韦钰有种危机感,“我想一个国家科学界没有女性的声音,绝不是国家进步的表现。”

  近年来很少接受采访的韦钰,这次少见地安排了媒体专访,而且一谈就是1个小时。身为卫生部部长陈竺的夫人,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赛娟一向很低调,但这次主动站出来发言。数十位女科学家从全国各地赶到山城重庆,只为一次不过半个小时的发言。

  能够激起她们兴趣的,其实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为什么女性参与高端科学越来越难,为什么中国女科学家比例越来越低?

  9月9日,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女科学家高层论坛上,数十位专家就女性高层创新人才的成长展开讨论。

  女性在科技界没有撑起半边天

  两组数据让与会专家惊心。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教育部原副部长吴启迪披露,200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男性140万,女性116万;2008年男生毕业282万,女生278万。2004年到2008年,男女生就业率都在80%左右,女生就业率并不比男生低。

  改革开放以来,接受高等教育的女性数量显著增多,女性已经成为中国科技工作者队伍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测算,截至2007年底,中国科技人力资源中,女性达到1970余万,占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的38%。到2008年,在校女硕士研究生达到144217名,占在校硕士研究生的46.2%。然而,科技高层人才中女性却极度匮乏。

  中国科协荣誉委员、中国科协原副主席刘恕介绍,尽管女性科技工作者比例超过1/3,但是在科技活动中并不具备与其数量相同的地位,从而导致我国科技界存在女性“高位缺席”现象,人们通常认为女性科技人员处在科技人员“金字塔”的最底层。

  数据显示,在两院院士中,女性所占比例只有5%;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的175位首席科学家中,女性只有8人,占4.6%;“长江学者”中,女性占3.9%;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奖者中,女性占8.4%。“所有高端数据比例都在5%左右。”

  科技部发展计划司副司长刘玉兰则感慨,自己曾经供职科技部“863”处,多年来的统计显示,国家863计划专家组成员中,没有一位女性。

  “两相比较显示出一个现实状况:女性在科技界没有撑起半边天。”

  对女性而言,25岁~35岁是个坎儿

  “家庭事业两难全!”论坛上,中国科协原副主席刘恕感叹。

  刘恕在报告中引用《上海女工程师群体调查报告》的一组数据:有65%的女工程师认为,家庭事业两难全,只有35%的女工程师认为家庭事业可兼顾。困扰女性事业的因素依次是:子女教育、事业发展和经济收入。

  “因为生理原因,女性要生育哺乳,所以事业周期必定有波谷。”教育部原副部长吴启迪说,根据调查,女性最困难的时期为25~35岁。此时女性虽正值青春年华,却不得不为家庭和子女作牺牲。科研和事业的黄金时期,女性落后于男性,导致许多女科学家“大器晚成”。

  在吴启迪看来,“这段时间会影响女性的成长,所以她们往往会在年龄比较大一点才开始发力。但是我们国家一大堆的人才计划都跟年龄有关,很多项目对于年龄限制就是一刀切,这让很多有望成为女科学家的苗子给废了。”

  生了孩子的女人,是否就得与事业告别呢?论坛上,两位女科学家用自身经历给出了最好的答案:杰出青年科学家刘芝华30多岁读博士时才生孩子,孩子半岁就回国,事业开始起步。973计划中8位女首席科学家之一东秀珠也是在30多岁的时候才出国读博士,当时孩子都4岁了。

  刘恕手中的一个数据也支持了吴启迪的判断。研究表明,在获得科技奖的女性中,45岁以上的占绝大多数。“事实上很多女性会在45岁以后迎来第二个春天。”

  刘恕建议国家在制定政策时要考虑到女性工作者的生育情况,要给予关心和照顾,法律政策的照顾和关心是女性科技工作者取得成果的保证。

  女性自己都不尊重自己,肯定不会有所发展

  一个现象让刘芝华感慨良多,与女科学家的交流中,大多有这样的经历和感受:认为考试时我肯定能比男生考得好,而且事实也是如此,但她内心还是认为自己不如这个男生。

  “以前我们一直在找借口,我成绩可能比他们好,那是因为我听话,但我们的创造力是不够的。”事实上,科学家的研究分析早已表明,就创造力而言,女性甚至比男性稍微高一点。

  “这说明很多女性的才能被淹没的原因跟心理状况有关。”

  刘芝华介绍,自己所在的实验室有不少研究生,总体感觉就是,女生过来都不错,然而男生两极分化特别严重。最近几年里,只有一个特别好的男生,其余几个男生一塌糊涂。

  在刘芝华看来,大部分女孩子有韧性,观察力、想象力都不错,考虑问题周到;同时,女性擅长合作,男性则过于想表现自己。

  “在中国,男尊女卑毕竟不是一天形成的,但女性自己怎么想,自己是不是也有男尊女卑的思想这很关键,女性如果自己都不尊重自己,那她肯定不会有所发展。”论坛上,74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马瑾告诫。

  她特别给年轻女科技工作者开出“药方”:科学研究其实是很有趣的,只要你有好奇心,什么时候学习和努力都不晚,即使已经生了孩子。“只要赶走了脑子里的‘男尊女卑’,又有好奇心,肯坚持,巾帼就会超过须眉。”

  论坛上众多的专家不约而同提到一个概念,“科研兴趣”。

  “培养高端女科学家要从娃娃抓起!”马瑾指出,青少年时期生长的氛围和周围的环境对他的影响非常大。让女性从青少年的时候能够感觉到探索是一种乐趣,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今后她才会自觉地投入。

  刘芝华至今记得,几年前的一次青年杰出科学家的颁奖大会上,主持人对每一个获奖者问起同一句话,“面对这么枯燥的研究工作,你是怎么熬过来的,挺过来的?”

  当时旁边就有一位女院士马上反驳说,“谁说做研究是枯燥的,我特别有兴趣。”

  刘芝华用了一个词“兴趣盎然”来形容这种感觉。“你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其实真的是很快乐的,这种内心的快乐感是其他物质不能取代的。”

    女科学家告诫女大学生:干不好很难嫁得好

    “专科生是小龙女,本科生是黄蓉,硕士生是李莫愁,博士生是灭绝师太,读书太多会不会没人要呀?女科学家就是性格孤僻的怪物吗?”

    蕾丝花边、钻石项链、卷发……9日上午,中国科协年会女科学家高层论坛上,当众多时尚元素集于女院士、十杰女科学家身上时,引来阵阵掌声和惊叹。一群女科学家面对现场数百名女大学生,现身说法予以反驳:女人既能干得好,又能嫁得好!

    北大理学博士毕业、美国名校博士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刘芝华研究员在论坛上与女大学生们分享了她个人成长、长才的经历。

    刘芝华说,她上中学时,社会上流传的是“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她准备高考时,则成了“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现在则是“干得好不如嫁得好”。

    针对这一时下流行观点,这位洋博士后表示:“女性也要自己干得好,仅仅是嫁得好,那样的日子过得肯定不开心。”刘芝华就有很多朋友嫁得好,当全职太太,每天开车送完孩子读书后,就去购物做美容,“但其实她们非常空虚。每次她们给我打电话问我在干什么,我说在写论文,她们非常羡慕我。”

    “‘干得好不如嫁得好’,是对女大学生的误导。”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教育部原副部长吴启迪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

    “如果你干得不好,嫁得好,这个日子是很难过的。”吴启迪认为,关键还是做到家庭与事业兼顾,比翼双飞。

    在很多人印象中,女科学家似乎都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甚至是“怪物”,忙了事业就会丢了家庭。

    而昨日来到现场的10多位在国内各个领域占有一席地位的女科学家却个个家庭幸福。

    “973 计划”8位女首席科学家之一东秀珠说,其实很多时候只要女性努力,家庭和事业都是能够平衡的,她自己有好几个博士生都因为丈夫的原因最终离开北京回老家找了一个普通的工作,“这太遗憾了,其实任何一个有修养有自信的男人是不会怕驾驭不了一个高素养的女人的。女性的事业对孩子的发展也会起到积极作用。”

    事实上,女院士以及女科学家们,既拥有成功的事业又拥有幸福家庭者,很常见。“两院”院士中,就有13对夫妻院士,包括郑树森、李兰娟夫妇,陈竺、陈赛娟夫妇等。

    中国科协常委、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副会长程东红认为,在家、在岗是两种不同的选择,最重要的是尊重女性平等选择和发展的权利。

    她引用近来的一个网络流行语称,女性不管是在家还是在岗,只要是她自己选择的就应予以尊重,关键是不能“被”在家或“被”在岗。

(责任编辑:李蕴贤)
[我来说两句]

测测你灵魂的模样

测试:2010年你要提防你身边的哪个小人

测试你的智商到底有多高 测完可能会被气死

看你这一生有没有富贵命? 世界上最变态的八大菜

全球排名第十二位的心理测试:荒岛求生

测测你的死穴在哪里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欢迎您注册发言。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