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资人最需要投资意见时,85%的卖方机构视而不见,冷漠得没有任何态度。
理财周报记者洛周/文
看完以下理财周报记者根据“五粮液事件”事发第二天2009年9月10日整理的完全信息,你可能会对一向标榜自己“研究能力”和向投资人提供判断力而自居的券商研究机构十分失望。
因为在投资人最需要投资意见时,常常露脸的45家券商研究机构,有39家极其冷漠,对106只基金客户和47万中小投资人的“重要公司”,没有发表任何意见。不知这些没有给投资人提供重要事件投资意见的券商,如何面对自己的客户。
所幸的是,在不到15%的券商投资建议里,理财周报记者看到了国泰君安、中信证券和招商证券对事件形势的分析。以下为理财周报记者整理的关于“五粮液事件”来自于9月10日主要券商的晨会信息。
西南证券:简单述评,无任何公告之外有用信息。
金元证券:一字没说。
安信证券:“短期内对五粮液采取回避策略,静待事态明朗”。
太平洋证券:只有一个要闻提示,无其它信息。
广发证券:只有一个标题“五粮液遭突查,机构急逃创11年天量”。
渤海证券:一字没说。
平安证券:一字没说。
东兴证券:立案调查影响不大,小幅调低业绩预测,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国盛证券:无语。
华西证券:转上海证券报消息,无任何判断力信息。
中投证券:无语。
银河证券:简要公告信息。
英大证券:转述媒体报道,无任何有价值信息。
新时代证券:无语。
恒泰证券:无语。
光大证券:由于公告并未明确公司是因为何事被立案,所以市场对风险的不确定性担忧导致五粮液大跌。据目前市场信言,一是有可能与公司前几年5500万元的委托理财金额不明有关;二是有可能与公司前期注入进出口公司之事有关。所以证监会以《证券法》为据,对公司立案。
我们认为五粮液的基本面并未变化,而且在注入进出口公司后,公司理清关联交易,有利于未来盈利增长。我们不改变对五粮液的判断。仍然维持“增持”评级。
南京证券:无语。
信达证券:引述上海证券报消息。
国元证券:无语。
民生证券:无语。
长江证券:无语。
湘财证券:“可能与委托理财资金去向不明有关”,但没向投资人提供有判断力的信息。
国海证券:转述公告。
齐鲁证券:该事项对公司运营影响不大,因此公司没有申请停牌。但在调查结果公布前,投资者还是应保持谨慎和理性。
联合证券:无语。
德邦证券:无语。
华龙证券:五粮液被调查,市场中性,个股利空。
财通证券:无语。
国泰君安:5500万对去年利润18亿的公司来说并非很大损失,但公司没有披露,存在违规委托理财的性质却是比较严重的,尤其是本次证监会立案调查市场猜测颇多,不排除调查其他事情的可能。
本次事件对五粮液股价存在较大负面影响:1.短期不会有很好的表现。按照正常调查程序和时间,至少需要1-2个月的调查时间,导致五粮液短期内消息面的真空,导致市场更加负面的猜测。2.对业绩影响不大,但可能影响公司提价时间和形象。3.是否涉及公司目前主要负责人,是否涉及到公司高管的变动,目前还未可知,可能构成公司不稳定因素。
投资建议,因为9月9日五粮液股价已大跌,已经部分反映公司被调查的担忧,目前公司股价对于业绩并不昂贵,如果本次事件仅仅只限于违规委托理财事件,我们就认为目前不易盲目抛售。但公司受事件调查的影响,短期的经营也可能受到影响,负面消息也可能比较多,因此短期股票表现可能不会太好。长期维持增持评级,短期建议观望等待明确。
东方证券:只发表了交易信息,无甚参考价值。
上海证券:无语。
中原证券:无语。
招商证券:真实原因尚不明朗,市场上流传偷税漏税、虚增业绩、委托理财、炒作自己股票等不同猜想,目前股价30PE,与同板块定位相当,未到特具吸引力的时候,建议观望为主。
申银万国:无语。
山西证券:转述媒体信息,没提供任何有价值判断的信息。
中信证券:过去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埋下隐患。我们认为公司调查原因不应成为焦点,应该看到事件发生的根源在于历史问题,问题的爆发成为必然。
今年以来公司治理结构发生积极变化。今年初,公司着力解决关联交易问题。综合观察,公司治理结构已出现积极变化迹象。
未来公司核心业务景气回升可期。
目前五粮液一批价格已上调50元至558-578元区间,距出厂价469元有较大利润空间,近期五粮液在重点酒楼有效开瓶数同比上涨20%,我们判断即将到来的消费旺季,高端产品供应偏紧的局面有望延续,下半年有超预期可能。
维持“买入”评级。此次事件不影响公司基本面和长期投资价值。
华泰证券:转述媒体消息,无自己判断力。
国信证券:无语。
中信建投:转述媒体简要信息,无丝毫有价值信息。
海通证券:无语。
东海证券:无语。
方正证券:无语。
宏源证券:此次事件不会对公司产生重大影响,维持“买入”。
华融证券:转述媒体报道,无自我判断力。
兴业证券:无语。 (来源:理财周报)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