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15日雷曼大楼上显示的日期 |
记者 崔烨
如果以去年9月15日雷曼破产为金融危机的爆发日,迄今已有一年,在这全球经济动荡的一年中,无论是西方的银行业还是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都发生着剧烈的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在上半年率先复苏之后,接下来的走势备受关注。上海社科院教授王泠一也就此问题为本报提供专稿。
[国内]
4万亿投资率先实现经济复苏
2008年下半年以来,政府为经济的复苏注入了大剂量的 “强心剂”,这些方案覆盖方方面面,且正在逐步显示其对经济的刺激和带动效应——
4万亿元的刺激经济方案,直接指向陷入低迷的实体经济。
依靠上半年4万亿投资以及7.36万亿的天量信贷,我国宏观经济率先实现了复苏,同时令今年全年GDP“保八”的任务基本无忧。在这样宏观经济的大背景下,国内股市一再创出反弹新高,楼市也被推至新高。
股市表现良好,投资者重振信心;物价指数持续回落,消费者的信心也有所恢复;全国制造业企业库存开始下降,工业增速回稳……上述种种,都表明了我国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的重振以及经济的逐渐“回暖”。
不过业内专家指出,目前实体经济总体上仍很脆弱,随着股市楼市的推高,通胀预期再起,再加上央行对信贷的动态微调,使下半年的政策面临两难。
最新宏观数据“外冷内热”
根据上周五,国家统计局公布的8月宏观经济数据,一方面显示了投资消费高增长,另一方面外贸形势却仍然严峻。
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8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12985亿元,同比增长33%,比1~7月加快0.1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21147亿元,增长14.7%;8月份单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达到34.5%。除了投资,消费也继续保持着高增长:消费作为上半年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力之一,在8月依然有不错的表现。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0116亿元,同比增长15.4%,比7月加快0.2个百分点。1~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763亿元,同比增长15.1%,比1~7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
但外贸依然没有复苏迹象:中国出口已经连续2个月稳定在千亿美元之上,但是8月出口同比降幅却较7月扩大。海关总署上周五的数据显示,8月中国进出口总值1917亿美元,同比下降20.5%。其中出口为1037亿美元,同比下降23.4%;进口880亿美元,同比下降17%。
除此之外,CPI降幅的收窄让通胀的隐忧再度升起。在上周进行的2009年大连夏季达沃斯年会上,国家领导人首次预警通胀——“中国重振经济的措施已经取得初步成效,中国已经遏制住了经济下滑的趋势。”温家宝表示,要警惕和防范包括通胀在内的各种潜在风险。
调结构银行业监管趋紧
巨额信贷资金流自下半年起也戛然而止,在7月新增贷款骤降之后,8月的新增贷款额也仅为4104亿元。监管层包括银行自身早对上半年的天量信贷表现出了担忧,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银监会2009年第三次经济金融形势通报会上指出,上半年银行业贷款规模迅速扩张,对推动经济企稳起到重要作用,但贷款高速投放积聚的风险隐患也在增加,反之,信贷收缩能提供时间让业界对贷款结构进行调整。
中行副行长朱民在第三届银行家高峰论坛上表示,银行业面临的结构调整有三个:“一是大规模和漫长的去杠杆化;二是随着去杠杆化,银行规模不可避免的缩小;三是监管的改革。 ”
而这也是全球银行业的趋势,瑞银的最新报告也预计,此次金融危机过后,发达经济体的金融机构将受到更加严格的监管,其增长机会也将比过去更为有限。“金融行业的发展自1980年开始超越其它产业,但是今后金融行业的趋势盈利增长水平将下滑,因为随着监管的收紧,或者限于市场状况、投资者风险偏好走低等原因,那些能够为银行带来更高利润率和增长率的业务将受到抑制。 ”瑞银在报告中指出。
[全球]
欧美印钞延续宽松货币政策
在最近的一年中,加速印钞,强调宽松的货币政策已经成为包括欧美在内的主要经济体的重要调控手段。在美国率先开启 “印钞机”之后,各国政府为了救市同时避免美国货币政策对其他国家的不利影响,纷纷推出宽松的货币政策。
而全球降息潮也在这一年中不断涌现:各国进一步降息以防止本币兑他国货币过多的增值和投机目的流入的 “游资”等。但是,业内分析师对此也不无担忧: “这样扩张性货币政策的竞争可能会加快通胀的形成,在实体经济还没有来得及恢复的时候,价格高企,库存增加,经济进一步恶化的可能性会越来越大。”
“零利率”政策带来的影响也影响着国际货币体系:今年3月,美联储自购3000亿美元长期国债消息一出,作为最大债权国的中国经济学者们即有了激烈反应——央行行长周小川发文,指出当前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内在缺陷和系统性风险,并呼吁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来自各大高校的经济学者也驳斥美开动 “印钞机”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主要投行消失欧美金融业洗牌
在过去的一年中,随着主要投行的消失,美国四大银行重新洗牌,政府大规模入股金融企业,一些高杠杆的衍生交易产品也退出了历史舞台。摩根大通在收购贝尔斯登和美林证券之后,成为最具实力的商业银行;花旗则从全球市值第一的位置上跌落下来,命运叵测,政府成为其第一大股东。而为了应对危机:美国的银行业也走上了“国有化”之路,美国政府对金融企业的干预程度达到了空前的规模,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保险公司的美国国际集团及两大放贷企业房地美和房利美先后被美国政府接管。
而与金融业洗牌相伴而行的,是国际股市、油价、大宗商品价格先暴跌后剧烈震荡的格局。以国际油价为例,一年多来的走势比任何其他大宗商品都更具戏剧性——2008年,油价冲上每桶147.27美元的高位后,暴跌至40美元左右。今年2月,原油价格自33.20美元/桶的低点反弹,6月份最高冲关至73.38美元/桶随即油价在70美元附近已经徘徊了三个月,动辄出现10%以上的剧烈动荡。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尽管经济数据显示世界经济正在走向复苏,但目前的经济状况仍然不足以支撑油价进一步走高。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