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军区某师官兵涉水渡河。李三红摄
广西兴安,“湘桂走廊”要冲。
75年前,这里曾发生了一场事关我军生死存亡的战斗。当时北上长征的中央红军在敌人铁壁合围下,血战7昼夜,最终突破了湘江天堑。
9月9日,广州军区某摩步师排兵布阵,组织两个步兵团进行抢占湘江渡口实兵演练。负责导调的师长李明告诉记者,在当年湘江战役的现地组织实战化演练,就是要锤炼部队在信息化战争环境中绝境求生的本领和意志。
湘江还是那条湘江,但天堑之险显然已经不是当年红军所遇之险。
在湘江战役旧址,李师长指着身后的湘江感慨道:“随着装备发展,当年的江河今天已算不上天堑,但"天堑"其实从来没有消失。在新的战争形态下,越来越多的"天堑"已拦在了我们的面前。”
凌晨5时30分,刺耳的警报声响起。战情如火:“敌”重兵在优势空中力量的掩护下,沿湘桂铁路线和桂柳高速公路向我运动,企图占领湘江天堑,对我部前后夹击。
沿着当年红军的行进路线图,该师官兵风驰电掣般向湘江渡口挺进。记者在现场看到,此次演练中,该师从实战出发,构设了危机四伏的逼真战场。一路飞奔,欲抢占湘江渡口的官兵,不仅遇到了有形天堑,而且遇到了无形“天堑”:“敌”卫星过顶侦察、实施电磁干扰、远程火力袭扰、精确武器打击,一步步把部队逼入险境。
热战尚未开打,无形空间的搏杀已让人窒息。改频换频,多频共用,佯动组网,官兵使尽了浑身解数与之对抗。
车队机动行至距渡口20公里外某地,部队接到导演部文书:“前方道路桥梁损毁殆尽,车队暴露目标”。
置之死地而后生,指挥员当即决定放弃车队,徒步向目的地强行军。部队撤出不到3分钟,“敌”空中火力就将车队“摧毁”。逃过一劫的“塔山守备英雄团”团长耿保民告诉记者,现代战争发现即被摧毁,反应稍慢就是灭顶之灾。
火力伏击、化学染毒、“敌”特袭扰……徒步行进中,险情依旧不断。越是艰险越向前,官兵争分夺秒,丝毫没有放慢脚步。
翻山、穿林、涉水,两小时后,官兵最终把有形和无形的“天堑”甩在了身后,赶在“敌”主力前在渡口胜利会师,如期打响了抢渡湘江的战斗。(胡雪峰 特约记者 李华敏 张科进) (来源:解放军报)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