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波曾经眷恋的大地
周牧之
虽然自1991年起每年都回国调研,少则百日,多则半载,却鲜有机会回祖父故乡湖南益阳。今夏得父母引领,终于实现偕妻携子探访故里的夙愿。
去年是祖父百年诞辰,周立波故居修缮一新,对外开放,还根据其以家乡为背景创作的小说《山乡巨变》全面修复村落的经典,再现了当年的风貌。
祖父立波家乡情缘深厚,青年时代为求学、革命和抗战四次离家,历尽险恶,倍尝艰辛。每次都是家乡的山水人情疗慰了他疲惫的身心,使他重获再踏征尘的冲动和力量。
1927年马日事变,国民党在长沙大开杀戒,疯狂屠戮共产党人。在省立一中学习的立波由于积极参加进步集会不得不辍学回乡避难。然而反共追杀在乡里也风声日紧,在与祖母姚芷青完婚后被迫匆忙远走上海。就读上海劳动大学时因参与李立三路线下的飞行集会被校方开除,于1930年沮丧回乡。三个月后,抖擞精神再赴上海,开始创作和翻译生涯,不久却又因组织罢工被捕入狱。
1934年在结束了3年牢狱生活之后,立波回益阳小事休整,再返上海从事左翼文艺运动,与周扬等一同倡导国防文学。七七事变后立波奔赴前线担任战地记者,兼作美国作家史沫特菜女士和罗斯福总统亲信卡尔逊将军的翻译,在枪林炮火中几度穿越日军封锁线,走访八路军战区,写出了《晋察冀边区印象记》和《战地日记》两本报告文学,生动地将当时还鲜为人知的共产党抗日队伍的勇武和将帅的风采展示世人。
1938年在采访新四军时受伤的立波回乡养伤,后接受周恩来的委派赴湘西主办《抗战日报》,再辗转至延安。1944年随三五九旅南下远征,虽然攻入湖南,却因在日本投降后横遭突然变脸的国民党军围追堵截,近乡而未能得回,悻然北返。
家乡是立波力量的源泉,也是他为之奋斗的至爱。正是痛历20世纪初中国农村在外侵、恶政和过剩人口压迫下的欺凌和凋敝,立波不惜以热血和生命捍卫家园,更穷毕生精力,倾满腔激情执拗地探求农村的变革之路。
早在1936年,年轻的立波就在上海翻译了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巨著《被开垦的处女地》,热切地向国人介绍了在顿河两岸展开的农业集体化运动。1946年亲身参与东北土改,并以一本《暴风骤雨》形象地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农村变革的激荡、兴奋和希冀。
1954年蜚声国内外的立波一头扎回老家数年,写下了合作化运动史诗《山乡巨变》,成就了他文学的巅峰。然而此后过激的人民公社运动使立波迷茫,只得转而以《山那边的人家》等短篇专注讴歌家乡的乡土、乡情和乡音,但文革最终还是中断了他的歌唱,使其再遭牢狱之灾。
立波在盛名之下,以盛年之壮能毅然摆脱京城的荣华和繁俗,回乡潜心作田、作文,于古今中外文坛实属罕见,其情也深,其意也切。
家乡人民对立波也回报了挚烈的热爱。故居开馆一年来已接待60万人次的来访,甚至创下7天10万人的记录。
今天中国正在发展的道路上高歌猛进,但数以亿计的农民工却仍然徘徊在农村和城市之间,无法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就业和居住权益、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同时,大量劳动力的流出也彻底破坏了传统农村社会结构,商品经济的渗透更使自给自足的小规模农业难以为继。
中国农村的出路在于必须将三农问题放到城市化进程中来思考,改革户籍制度,构建城乡间相对公平、覆盖全民的医疗社会保障体制和公共服务体系,从根本上变革二元化社会结构。 同时,还需要通过实施村落合并、乡镇合并、土地制度改革、农村行政服务体制建设等一系列举措,实现以人口向城市转移为前提的农村社会再建。
面对满山翠绿、遍地荷花,蓦然忆起祖父自拟的墓志铭:“留在人间的他的记忆会很快的消亡,正和他的歌会很快的消亡一样。但是,他所歌唱的刚强和反叛,会更加壮旺,他所歌唱的美丽和真诚,会永远生存”。立波眷恋的大地正在发生亘古未有的巨变,立波们探求的农村变革之路仍在继续。
环球杂志2009年第18期稿件,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