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乔
武汉大学教授郭齐勇给当下的国学热浇了一盆冷水。郭教授认为,由于国民对国语、国文、国学,对本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常识还不甚了了,而体制内的教育基本是西化的,所以所谓的“国学热”只能是假热。(9月15日《羊城晚报》)
似乎有些悲观。
不过,我倒以为,可能真是假热,但终究还是有了热度。而之所以假的还能热,还要热,不正表明了人们对时下传统文化教育现状的不满,对社会生活中仁义礼智信丧失的补救吗?因此,即使是假热,也可贵,也值得珍视、值得引导。
爱之深而恨之切,郭教授对于教育的西化颇有微辞,对所谓“双语教学”等更持激烈的反对态度,这自然都是有感而发。不过,如今的国学热,大概也不再可能漠视西学的影响,即使热到发烫,也不可能再指望大家满口之乎者也。传统不是静止不动的,一个活的传统一定是流动的,虽有源头,但会向下流传。
昆曲,这个古老的剧种,很长时间光芒尽失,而作家白先勇,耗七年体力与精力,凭青春版《牡丹亭》这样一次绝无仅有的创造性动员,硬是像子规啼血一样,将昆曲的青春唤回人间,重新燃起了人们的迷恋之情。如果我们的国学研究者们,也能更多一些这样的努力,又何愁国学的假热不会变成真热?
据叶圣陶在朱自清去世那年的怀念文章中的说法,使朱自清在文学界“走红”的《荷塘月色》等散文,“都有点儿做作,太过于注重修辞,不怎么自然”,却对他那本为中学而写的参考书《经典常谈》大加赞扬,认为是“极有用处”的好书。杨伯峻先生穷毕生之力著下的《论语译注》、《孟子译注》、《春秋左传注》等书,至今依然是最权威最流行的经典普及读物。以至在如今的图书市场上,很少能见到《论语》、《孟子》等书的译注本会像其它国学原典注本那样以讹传讹,大概就因为有了可靠的供抄取的本子在吧。
可惜,今天的优秀学者们,有几人愿意穷数年之功去做一部这样的经典普及读物呢?事实上,再好再流行的普及读物,也是不能算作学术成果的。因此,与郭教授所批评的国学“假热”相伴生的则是学术论文、著作的假繁荣。假热令人叹惋,假繁荣同样令人叹惋。国学传统不应该只藏在古籍图书馆里,或收在学者的论文集里,而应该是日常生活里每天可感受到的背景、气氛。如果时时、天天都能切身感受到,那还会是假热吗? (来源:羊城晚报)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