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娟 制图 |
教育局长即将离任 一夜“批发”出数百张人事调令
新闻事件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8月19日晚,河北武安教育局进行人事变动,在教育局局长职位上待了12年的冯云生即将退休。然而,多名知情人士证实,冯云生在离任后,并没有选择静静地离开,而是利用手中已不存在的权力,签署了大批调令,将数百名农村教师调入城市。且在离职后的第二天,让武安市教育局人事科科长杨淑斌、工作人员彭为民等3人在武安市第五中学现场办公,办理调令。
该事件先由网帖披露,具体调动人数,网帖先称是150人,后又改为200多人。据中青报调查:一位拿到调动手续的人士表示,他的编号已在140号之后,但他还算是办得比较早的,他所透露的总数在180人以上。其中,实验小学调进39人,师范附小调进19人,十中五中均调入40多人,均得到了教育系统内部人士的确认。调动使有些乡村学校老师走了一半,而城里部分学校则人满为患。
在办理调令的过程中,存在明显的腐败行为,而且形成了比较一致的“价码”。有教师透露,一个教师从乡下调到市里,多数是需要花钱的,如果市里的领导或其他局的局长打招呼,花3万元就够,如果没人打招呼,至少得5万元。
为此,冯云生被网友称为“最牛教育局长”。
调令为何能批发大甩卖
人民网董宏达 这是一起利用权力余温酿造的腐败案件,其疯狂程度令人吃惊。“一把手”高度集权,促使官员畸型恋权、滥用职权是最根本的原因。
金羊网徐林林 其一,权力过于集中,有权不用,过期作废。 其二,利益诱惑太大。其三,制度建设失范。三个原因,给冯云生之流留下了“突击腐败”的操作空间。
荆楚网李波 离职前夕搞“权利突击”似乎成了一些官员屡试不爽的官场游戏。人要走了,手还不干净,抓紧时间狂用权利,选拔调动大捞一笔。“突击”行为所造成的错位和混乱,将直接影响到一方群众的切身利益。更重要的是,这种狭隘荒唐的“突击”,极容易给群众带来“有钱好办事”的价值误导,而给地方政府威信的树立带来消极影响。
网友“赵老黑” 无利不起早,半夜批调令图个最后的好收成。以权谋利最大化到了疯狂的地步。
华龙网“啃你的” “火到猪头烂,钱到公事办”,有买有卖这“生意”就好做啊,无数的农村教师都在念叨——“有志者,誓进城”。城乡教育资源差距越来越大。
权力生财有道应该如何管
荆楚网吴双建 这件事情如此恶劣,怎么说都不可能捂得住、盖得全。然而,当地纪检机关、教育部门、新任局长、媒体,在事情发生后的近一个月里,都假装此事并没有发生过。这证明了两件事,一是证明了新闻媒体搞舆论监督的悲哀,二是证明了那些失去监督的教育局长们,是多么可怕。
千龙网梁萍 致使此种事层出不穷的“罪魁祸首”,就是处罚太轻,让一些人不痛不痒。于是,在一种“得大于失”的权衡或驱使下,他们就不惧不怕地在离卸任时开始了“突击调动”、“突击提拔”、“突击调整”、“突击进人”等“疯狂行动”。然后,一拍屁股,满意或满载走人。
人民网吴湘韩 每个调令都应该去调查一下,看背后有无腐败行为,在让公众信服的同时,同样是给当事人一个清白。
环球网友“WYC” 冯云生太蠢,为何当了12年局长不天天收钱天天调人呢?这样也就不会暴露哇。
凤凰网友 权利实难控制,难以监督,垄断了人、财、物的“一把手现象”,把我们的社会搞得乌烟瘴气。
搜狐广东网友 教育局长一当就是十二年,交通局长可以去当教育局长。很有中国特色哦。
各地相关案例
河南,2008年10月17日上午,夏邑县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召集全局干部大会,分两批宣布了局机关及下属有关单位的一份人事任命名单,其中第一批37人、第二批61人。可3天之后,该局长即退到二线。
山西,2007年3月,侯马市公安局局长张小宁违规突击提拔了92名中层干部。
河南,2006年8月,商丘市某区委书记换届前违反程序,突击提拔94名干部。
甘肃,2006年7月,天水市甘谷县县长杨永晖在离任前突击进行了115人的人事调动,多为领导亲属。
河北,2006年3月,秦皇岛市委召开书记办公会,酝酿免去高东辉青龙满族自治县县委书记职务。次日,高东辉主持召开县委常委会,提拔和调整了283名干部,其中与乡镇党委换届无关的88人。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