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实现“大病在医院,康复在社区”,还有赖于医保政策的完善和百姓认识的转变
9月16日,沈阳医学院沈洲医院。
6个心血管病房192张开放病床,现已增加到239张;神经内科一病房34张床,住院人数达到了61人。
由于患者实在太多,走廊、办公室加满了床,连医生的值班室也成了临时病房。记者了解到,在这“一床难求”的窘境中,有着为数不少可以出院却说啥不走的“赖床族”。而同样的现象,还存在于各大医院老年慢性病患者集中的科室,成了普遍的“痛”。
老年慢性病病房
“赖床族”约占一成
75岁的陈大爷得冠心病、高血压好多年了,这一阵感觉特别不舒服,赶紧到沈洲医院住院。经过两周系统治疗,大爷恢复得很好,只要继续服用些常规药就行了。当医生告诉他可以出院时,没想到他却很不高兴,“不行,我还没好,头晕、迷糊,我不出院。”结果,只要医生让出院,大爷就“犯病”,一天拖一天,已经多住十多天了。
其实,对陈大爷这样“只进不出”的患者,医护人员早就屡见不鲜了。心血管二病房护士长邹慕蔚为此犯愁:“尤其是到秋冬季,心血管病高发,老年患者多,本来病床就不够,但不少老年人就是不肯出院。”由于没有床,很多患者只能在家预约。目前,二病房住了44位患者,其中80%是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其中至少有一成以上是“赖床族”。
记者了解到,这种现象在沈阳市级医院普遍存在,神经内科、循环内科等老年慢性病患者集中的科室尤其严重。沈阳医学院奉天医院神经内科医生说,科里病床利用率已经接近200%。其中,不少病人特别是老年患者经过急性期治疗,明明可以回家康复了,但患者、家属仍找出各种理由不愿出院,“结果是,病好了的占床不回家,而有病的住不进来。”
赖在医院不回家
患者其实有苦衷
72岁的陆大娘是脑血栓病患者,一年得住院七八次,秋冬季更是频繁,病房医生、护士她全认识,而且只要住进医院,家里人就老放心了。
“住这多好,吃喝全有,医生护士每天给照料,还有人一起唠嗑。”经大娘这么一说,住医院犹如进了疗养院。
记者一打听,她所在的病房有近1/3都是常来常往的“老患者”。这些老年人之所以选择常住医院,其实有他们的苦衷:孩子都忙,家里多是空巢,本人又是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栓等疾病的老病号,需要有人照顾。病情一严重,就更难过了。到了医院,有医生治疗,护士护理,“家里人实在忙,我自己呆在这儿,都不用人来。”
再算经济账,也挺合适。住医院,一天三顿饭20元足够,床位费、检查费、药品费等全加起来,除了医保报销的部分外,一天自己出100多元钱就够了。而照时下行情,雇个24小时全天候的护工一个月就得3000多元。
社区医院吃不饱
提高医术是关键
现在政府提倡“大病在医院,康复在社区”,如果每天只是打点滴流、吃点药,为何许多人舍近求远,不到家门口的社区医院治疗呢?
记者了解到,经过近几年重点推进社区卫生工作,目前很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有病房,但床位利用率高的也不过60-70%,低的只有20-30%。而且,医保报销政策上也有倾斜,在大医院住院起付门槛是800元,而社区医院只要300元。
为何出现一头冷一头热的局面?“赖床族”给出了“不去”的各种理由:社区医院药不全,条件没大医院好,医生、护士水平信不着等等。
“赖床族”显然为“看病难”又增加了难题。一位资深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者分析,不少患者宁可“赖”床不走,也不到社区,一方面,社区卫生还需要提高“内功”,为老百姓提供信得过的医疗服务。另一方面也有报销政策上的尴尬,同一种病在15天内不能同时入两次院,也就是说即使一位患者在大医院过了急性期治疗,想转到社区医院继续治疗,他也只能先在家呆上15天然后才能住院,否则在社区的医疗费用就不能享受医保,这种“不衔接”使得不少患者只能继续留在大医院。
此外,很关键的是,很多老百姓亟须改变对社区医院的认识,真正去体验一下社区卫生服务的变化。
本报记者 朱晓京 见习记者 祁新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