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民族文化宫在哪站下车?”
“是看展览吗?就在这一站,往前走一点就是。”
今天,记者去采访“内蒙古、西藏、新疆、宁夏、广西五个自治区成就展”时,在10路公交车上听到了乘务员和一位中年妇女这样的对话。
“每天去看这个展览的人特别多,很多是外地乘客,不熟悉地点,问路的也多。”乘务员告诉记者。
9月17日,展览将落下帷幕。记者在民族文化宫的工作人员那里得知:从8月25日开展,截至昨天,展览已经接待各界参观群众约24万。记者在采访中也深刻地感受到了各界群众对这个展览的欢迎和关注。
打开一扇了解少数民族的窗口
此次展览全景展示了中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的发展历程和民族风情。展厅内,生动翔实的图片、栩栩如生的模型、极具民族特色的实物以及记录下珍贵历史事件的视频等,全方位展示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给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群众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上午看到赵平的时候,他正在广西展厅中对着一幅图片拍照。“过去只是在电视上看到各个自治区的一些介绍,这个展览让我有了一个直观了解少数民族地区的机会。”在北京市某企业上班的赵平对记者说,“举办这个展览特别好,给我们普通群众打开了一扇了解少数民族的窗口。”
“2008年,我区生产总值达7761.8亿元,由2002年的全国第24位上升到第16位,人均生产总值由2002年的全国第16位上升到第8位。”内蒙古展厅的讲解员蒙古族姑娘袁子璇由于每天不停地讲解,早已将这些内容牢记于心。“听完这些数据,很多参展的群众都感叹我们内蒙古变化巨大,都对内蒙古充满了向往。通过这个展览,通过自己的介绍,可以让国人、让世界更加了解自己的家乡,我觉得很骄傲。”她自豪地对记者说。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发展的根本保障
记者在广西展厅的留言簿上看到,一位署名朱宝彪的观众在参观完展览之后,留言说:“通过展览,我们能看到少数民族群众生活提高很快,城乡面貌变化很大。各民族都能加速发展,这得益于国家制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许多群众在展览中对于内蒙古草原的壮美、新疆大漠戈壁的雄浑、广西山水的灵秀、宁夏塞上江南的秀丽、西藏雪域高原的苍茫这些祖国的大好河山都赞叹不已,但是让大家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民族地区的城乡巨大变化以及各族人民的幸福生活。
“我国民族政策的制定,是充分尊重民族特点、尊重各少数民族所在地区特点、尊重各个自治区经济基础和发展的。因此,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么多年,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才能这样迅速和巨大。因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根本保障。”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原研究室专员王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加强民族团结不是一句空话
与五个自治区成就展同时开展的还有《平息乌鲁木齐“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纪实图片展》。一边是和谐美好的民族家园,一边是惨不忍睹的破坏场景,楼上楼下两个关于新疆的不同展览,让观展群众的心情十分复杂。
一楼展厅中,反映新疆60年来翻天覆地变化的图片和文字令人惊喜。被誉为“丝绸之路明珠”的古城喀什,上世纪70年代只有3平方公里,如今已达45.55平方公里;新中国成立前仅有几家手工作坊,今日已拥有棉纺、丝绸、电力、建材等十几个门类、560多家企业,2008年工业总产值突破5亿元。
然而,二楼的“7·5”事件图片展厅中,一幅幅无辜百姓受害后血泪交织的图片让大家痛心不已。“截至7月19日,"7·5"事件已造成197人死亡、1700多人受伤,仍有881人在医院救治,其中重伤179人、病危66人。”
翻开“7·5”事件图片展厅外的留言册,记者看了这样一条留言,署名是一位退休老干部:“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之福,民族分裂是各族人民之祸。新疆的今天来之不易,我们要加倍珍惜。只有各族群众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共同进步,才能让民族团结之花开放得更加艳丽!”
从小在新疆长大的讲解员周丽君向记者讲起了自己在开展后经历的一件小事。“有一天,一位老人从展厅出来后,拍着我们的桌子特别气愤地说:"这是为什么?"我们都有点呆了。后来从他的家人口中才得知,老人在新疆工作生活了大半辈子,最近几年才来到北京和儿女一起住。他对新疆的感情很深,所以看到死难的无辜群众特别激动。”周丽君回忆说,“后来这位老人又来过四五次。”
讲解员壮族姑娘梁伟芳拿出几本厚厚的留言册给记者翻阅。她说:“每天参观的人很多,留言的人也很多。大家写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祖国大团结万岁!"”梁伟芳说,过去总听着“加强民族团结”这句话,可是当自己以讲解员的身份参与到这次五个自治区展览后,在亲耳听到、亲眼看到、亲口讲述中才明白,民族团结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力量。“56个民族团结在一起,就组成了我们的中国。没有团结,就没有稳定。只有我们各民族儿女紧密团结起来,我们的国家才能建设得更加美丽。”
本报北京9月16日讯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