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9月17日电 台湾《联合报》17日刊文说,扁家弊案不是大家原先认定的复杂、巧妙犯罪,案件最核心的现象反而是在其“平庸性”。还原这个“平庸犯罪”的案件本质,扁家没有那么大的神通,没有什么三头六臂的本事,他们有的只是当时被权力冲昏头的自信,觉得自己怎么做都可以的幻想罢了。
文章摘录如下:
也许是小说,尤其是犯罪推理小说读多了吧!一千五百页的“扁案”一审判决书看下来,最强烈的感觉竟然是:这样的手法太草率也太粗糙了吧!
当然,更有可能是受到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社会上对这个案子的讨论方式影响,而产生的落差感觉。从陈瑞仁起诉“国务机要费”案开始,大家谈到这个案子的语调基本都是激动的,激动一部分出于对竟然会发生这种事产生的义愤感受,还有另外很大一部分则是出于对这个案子各种曲曲折折手法的猜测。
传言比消息更戏剧性 从那些品项繁杂、光怪陆离的发票,到蒂法尼的珠宝,再到神秘的海外账户,看来复杂的转帐洗钱的过程,每一件披露的消息,都马上引来十件、百件衍生的传言。传言当然比披露的消息更戏剧性、更不可思议。
久而久之,大家对这个案子留下了根深蒂固的印象,这是个庞大集团长期的作业,牵扯广泛,过程神秘复杂,换句话说,为了要A(指贪污)下这么多钱,扁家处心积虑,花了很大功夫,运用他们巨大的权力把手伸到很多地方,做了很多黑暗的动作,多到让人无法想象,也就让检察官和法院无法掌握。
合议庭交出来的判决书,厚达一千五百页,看起来也符合了原来的印象,这中间一定有太多需要厘清的过程、需要解释的手法。然而,如果不被判决书厚度吓到,真的打开来翻读的话,却越读越不是那么回事。判决书真正揭露的,是一连串胆大妄为,顾前不顾后的“募款”和“报销”的做法,我们其实看不到什么心思缜密的设计,更没有什么巧夺天工的诈财或洗钱构想。
A钱 胆大妄为很直接 讲白了吧,扁家甚至没有多用什么智慧去进行这些犯罪行为。他们真的认为这些钱就是可以理所当然以一点敷衍手段纳进口袋里的,就是可以理所当然利用“总统”的最高权力稍稍威胁利诱一下可以换来的。他们甚至没有为了A这些钱,藏这些钱而需要去多动动脑筋。
换句话说,这非但不是大家原先认定的复杂、巧妙犯罪,案件最核心的现象,反而是在其“平庸性”。不是什么高明、认真的犯罪,而是草率且平庸的犯罪。对企业家的威胁利诱,乃至于交换位子或特权,讯息很明白、条件很清楚,给款的方式,老实说,也满直接的。机要费A进口袋的手法,就是简单搜集一堆发票,假造一堆名目,甚至完全不考虑发票项目与假造名目的合理性。觉得用这种手法就可以让钱进来,所以也就不断反复做,以至于自己都不再感觉这种事情的犯罪本质,将之完全“平庸化”,完全“日常化”了。
难怪在调查、审理过程中,陈水扁再怎么顽抗,都只能诉诸政治动员、只能诉诸狡辩,因为A钱的事实过程太简单了,当时没有动过脑筋要去掩饰掩藏,没有设计过精巧可以误导人的流程、烟幕,这时候早已来不及补救了。
扁家被权力冲昏了头 让我们还原这是个“平庸犯罪”的案件本质吧!扁家没有那么大的神通,没有什么三头六臂的本事,他们有的,只是当时被权力冲昏头的自信,觉得自己怎么做都可以的幻想罢了!(杨照)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