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9月17日电 据美国《星岛日报》报道,北京街头的山东煎饼、上海的繁华街头、中国各地的人文历史景点,暑假期间都成为一群美国学生津津乐道的中国体验,15日南加大学生们以独特的视角娓娓道来他们的中国体验。
今年大四的华裔学生王惠丽爸爸是香港人,妈妈是韩国人,目前就读于南加大国际关系与公共关系双学位的她,在学校暑期计划中,前往位于北京的首都师范大学学习两个月。
王惠丽说,两个月期间与北京当地人聊天,练习中文,学习听北京口音,走访“鸟巢”、“水立方”等奥运场馆,前往西安兵马俑以及山东曲阜孔子故乡,每天都很充实,中文水平也有不少提高。此外,王惠丽对北京街头的山东煎饼情有独钟,在同学前分享其中国游学经历时,大赞煎饼又好吃又便宜。她表示,如果有机会,毕业后也希望再次去北京寻找工作机会。
在中国出生,9岁前往美国的华裔学生韩露,目前在南加大学习影视制作,暑期在中国的收获也不少。她与中国传媒大学的学生教师合作,拍摄一部讲述一名军人出家当和尚的纪录短片。
曾在斯坦福大学学习过中国古典文学的韩露也表示,每次回中国都有一种亲切感,但在中国有时感觉自己很“美国”;回到美国时,思维方式又很“中国”。不过,她认为正是精通英文、中文,并有在欧洲生活的经历,让自己具备很多人没有的独特文化优势,她的短片也正在进一步雕琢,希望送往韩国釜山国际电影节参展。
金发碧眼的政治系学生吉尔曼(AnnieGillman),夏天则一直在上海复旦大学强化中文。她表示,在出租车上与司机聊天,与同学用中文交流成为在中国实地学习中文的好办法;而上海繁华的街景,连夜开工的地铁线都令其印象深刻。
社会学专业研究生叶林(JaimeeYellin)则感叹第一次亲自体验到中国传统中医把脉、察色、看舌苔等一系列“神秘”的医术,在中国南北游走一番后,对中国地域多样的文化特色深有感触。她感觉北京人确实健谈热情,但也颇有政治敏感度,相比之下也体验到四川成都人坦率的性格。(吕瑶)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