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往高处走还是当地头蛇 学生官好处占尽还犯红眼病

2009年09月18日09:11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中国新闻网
  最近几天,南京某高校的社团组织打响了“百团大战”,摆起擂台四处纳新。大一新生陈苏很希望能在学生组织里锻炼能力,可面对形形色色的学生组织,如何选择让他犯了难。

  正巧他的几个同乡师兄、师姐在学生会干过,听听他们的意见倒是不错。


  “做学生干部?一定要到学院!保研、奖学金,好处多着呢!”

  “在学院做学生干部多没劲啊,每天接触的都是院里丁点大的事,一定要选学校的,平台高,机会多!”

  “做什么学生干部啊,成天只知道争名夺利,能力没见得长多少,官气倒是一个比一个大!还是踏踏实实读书吧。”

  没想到大学的学生干部,里面还会有这么多门道。意见听得越多,陈苏倒越迷茫了。

  奖学金、保研全归了学院干部,校学生会风光是虚的?

  “我对学校的新活动、新政策如数家珍,可是院里有什么比赛、要评什么奖学金,我却成了最后知道的人。”

  陈苏的师姐于菲曾经是校团委组织部副部长,她的班上有不少同学不动声色地评上了一些企业赞助的奖学金,还有若干金额颇丰的专业奖学金。这些奖学金,既没有提前通知可以申请,评选结果也从未公示,究竟怎么评上的,在于菲心中一直是个谜。

  一般情况下,校级一、二、三等奖学金是要看成绩排名的。于菲的下铺以前是院学生会主席,虽然因为成绩不好没评上校级奖学金,可是年年都能得到院里的几个企业奖学金。“要不是不小心看见了奖状,我们都蒙在鼓里。问她怎么申请评上的,她一直打太极不肯说。”于菲说,只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所有评上的同学,无一例外都是院里的学生干部。

  陈苏的另一名师兄则告诫他,如果能当上院里的学生干部,在保研时也能增加胜算。

  去年的保研大战中,身为院报前任主编的师兄成功地在最终面试阶段PK掉了一名同学。“当时我们俩的专业成绩、素质都差不多,最后考官向我提问时,我一紧张答错了,本来是要被刷掉的,但院里的老师帮我向考官说情,考官就又问了一题,我答对了,考官就把这次的成绩记了下来。”师兄语重心长地告诉陈苏,谁帮院里做事,谁没帮院里做事,院里都记着呢,关键时候就会起作用了。

  吉林某高校大三学生曾小凡从大一入校起就加入了校学生会,经过几年的奋斗,他现在也算得上是学校的“风云人物”。除了经常跟校领导出席各种场合,还经常代表学校参加一些重大活动。“如果说我是校内红人,那也只是"名声在外"罢了,其实还比不过一个院学生会的!”

  曾小凡这么说也不是完全没道理,他的同班同学乔齐在院里担任学生会副主席,虽然他不时缺课,但那几门课的分数却挺高,就因为他经常帮这几个院里的教授办讲座、布置作品展。因为工作关系,乔齐时常出入学院团委办公室,院里的老师都对他“抬爱有加”,这学期他获得了院里唯一一个到名企实习的机会。

  “比起乔齐,我在校学生会那些风光全是虚的。给院里做事多好,做了什么,自己的老师都是看得到的,和老师搞好关系了,办事多方便啊!”曾小凡感叹道。

   平台高、机会多,原来校级干部优势更大?

  “其实我更羡慕那些在学校组织里工作的同学,毕竟学校的平台更大。”天津某高校大三学生张智励是所在学院院报的学生记者,平时他的任务就是采访学院的活动。

  张智励对自己的这个选择并不满意,学院的事情本来就不多,没有太多锻炼的机会。而且院报成员是清一色的理科学生,刚开始大家都不懂怎么写新闻,全靠自己模仿摸索。“哪像校党宣、校团委的报纸,他们的记者可以走遍全校,接触到学校的高层,接受专业的指导。”

  最让张智励印象深刻的,是前年李开复到学校来做讲座,异常火爆,他在门外怎么都挤不进去。可是他认识的一名校报学生记者,就凭着记者证,在校团委老师的带领下从侧门进入会场了。那名校报记者不仅坐在第一排,最后还和李开复合影,这让张智励非常羡慕。

  “站在学校平台上接触到的人员层次肯定比我们的高,而且能够代表学校到外界参加交流活动,被推荐到社会媒体实习。而我们呢,只能自己投简历,挨家挨户找实习,多难啊。”这段时间,张智励正在找关系,准备“跳槽”到校报记者团。

  “找工作的时候就会发现,校学生会的工作经验比院学生会的牛得多!”北京某知名高校大四学生吴潇在简历醒目位置上写着“院学生会主席”的头衔,这曾经让他感觉“非常自信”。

  但一家小型投资银行的面试却给他不小打击。进入群面后,几个竞争者的专业背景都跟他差不多,其中有两人还担任过校学生会主席。结果面试开始后,考官差不多只向那两人提问,其他人看都不看一眼。这让吴潇觉得那个曾经引以为豪的头衔突然变得“形同鸡肋”一般。

  担心找不到好工作,吴潇也想试试保研。因为成绩不够,他曾经打算申请行政保研,可是后来放弃了。因为学校只有校团委、学工部等校级部门有权留人,一直没怎么和这些部门打过交道的吴潇觉得自己“肯定没戏”。

  “要比专业能力吧,我常年做学生工作没时间学习,肯定比不过用心钻研的;要比学生工作吧,我又比不过校学生会的,多尴尬。”吴潇郁闷地说。

  学生干部吃着碗里看着锅里?

  “你们这些学生干部,吃着碗里看着锅里,还真拿自己当回事儿。”

  上周,广东某高校的BBS出现了一个热门帖子,有个高年级学生自述了做校学生会干部的辛酸,建议刚入学的师弟、师妹选择加入院学生会,才能得到更多好处。这个帖子贴出来一晚上就引来上百条回复,舆论压倒性地指责现在的学生干部“很坏很自私”、“一心为自己谋福利”。

  该校研一学生马云调侃自己是个“平民”,只想一心打理好学业,从没想过加入学生组织“谋个一官半职”。埋头钻研的他把大部分时间贡献给了实验室和图书馆,本科时拿了3年一等奖学金,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被保送本校研究生。

  马云觉得如果对学术感兴趣,做好研究一样会受老师器重。有些学生干部老攀比自己拿到的好处少了,眼红别人的职位,什么都想要。在学校得宠了,在学院也一定要风光,或者在学院是个红人,也想在学校出名,还有的干脆在学院、学校都兼着学生工作,忙不过来就占用上课时间。“我踏踏实实关在实验室做了几年实验,他们却连实验室门都没摸过,一样要求保研、拿奖学金。哪里有这么多"天上掉馅儿饼"的事?”

  “从前师弟、师妹会问我应该选什么专业课、选什么实验室,现在的新生遇见我都问,应该加入什么学生组织才能"升得快"。”马云批判说,“大学本该是学习的地方,怎么越来越像官场了?”

  刘凯是成都某高校的学生,不担任学生干部的他渐渐发现,在“一个砖头砸到10人,就有5个是学生干部”的校园里,做“平头百姓”非常不易,不得不时刻“与官斗”,在他看来,那些学生干部“都不是好东西”。

  “去年我交了入党材料,想找同宿舍的一哥儿们做推荐人。他是院里的学生会主席,我想,他的推荐应该挺有分量吧,就和他说了。别看他平时在班里挺"亲民"的,现在居然打起了官腔,说隔壁班的谁谁也找他推荐,还说他晚饭时候才有空细聊。这不是暗示我请他吃饭贿赂他吗?怎么区区一个学生干部竟然这么官僚了?”

  还有一次刘凯到校团委领一份资料,帮他办手续的是值班的一个学生干部。干部对他爱搭不理的,眼睛不离电脑屏幕地告诉他资料发完了。这时候团委书记进来了,要取同一份材料。干部迅速起身,在柜子里取了一份递到书记手里。

  “学生干部不是应该为学生服务吗?现在变成谁能提拔他,眼里就有谁。”刘凯很气愤,“说白了他们不也是学生吗,小小年纪就学会官场的乌烟瘴气。这样为了一己私利趋炎附势,看上不看下,以后万一做了公务员,还怎么做人民公仆?”本报记者沈梦菲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刘晓静)
[我来说两句]

测测你灵魂的模样

测试:2010年你要提防你身边的哪个小人

测试你的智商到底有多高 测完可能会被气死

看你这一生有没有富贵命? 世界上最变态的八大菜

全球排名第十二位的心理测试:荒岛求生

测测你的死穴在哪里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欢迎您注册发言。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