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9月22日消息 (记者岳旭辉)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7时35分报道,按照山西省今年推行的“大煤炭经济”政策,到这个月底,山西省矿井数要由原来的2598处减少到1053处,全面推进大集团、大公司办矿,原来的小煤矿承包者从煤炭产业撤出。
山西终结“小煤矿”体制,意味着我国在过去几十年中靠“有水快流、分散办矿”的粗放式办矿体制首先在山西退出历史舞台。记者日前调查发现:从煤炭行业逐步退出的这些“煤老板”们的转型之路并不平坦,他们手中握有大量资金的去向广受关注。
煤老板个人利益得到合理补偿 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产业洗牌机遇,山西省断然终结“小煤矿”时代,截至目前,全省90%的整合主体和被整合煤矿已签订了兼并重组协议,剩下的也将在9月底完成签订。矿主赵某的30万吨的小煤矿被大同煤矿集团整合,谈到昔日的矿主身份,他告诉记者:“这个矿是我付出了心血的,说实话,到现在就这样交出去,我心里也不好受。但是,跟上大矿,生产能力、安全系数会有保障,回采率也提高了,而且还节约了资源,也就算是有了个好的出路吧,矿上有了前途,我心里也挺高兴的。”
关小矿,办大矿,国进民退,曾经的煤老板们最关心的就是个人的利益是否能得到补偿。
一位煤老板表示:“我当时买矿,缴纳资源款,再加上矿升级改造,总共交了一个多亿,现在同煤按照缴纳资源款的一点五倍给予了我赔偿,又经过了协商,给了我40%的股份,能不能收回成本,关键要看大矿以后的生产经营情况,如果大矿生产经营上去了,各方面还是可以的。”
部分小煤矿承包者开始转型 按照山西省相关政策,个体煤矿主退出煤炭产业,将会根据其投入的具体情况,获得资金补偿,有望高达千亿的补偿金如何转型。对于习惯了挖煤的大多数的煤老板们来说,心中很茫然。与大矿的忙碌相比,个体煤老板们大多赋闲,等待整合的最终结果。
有位煤老板说:“干个先进的吧?咱干不了!干个普通的吧?隔行如隔山!慢慢来吧。”
分析人士认为,个体煤矿主所具备的文化知识背景和经营素质比较低,是其转型困难的原因之一。另外,今年以来,山西省政府多次召开座谈会,认真听取了大中小三类民营企业的意见,发现民营企业转型的难点集中在土地供应、环境容量、融资支持、财政扶持、税费优惠、项目审批等几个关键环节。为此,山西省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一些小煤矿承包者开始转型对高效农业、园区农业、生态农业等现代农业;闫俊峰曾经是煤炭大市孝义市一个煤矿的矿主,煤矿被关闭后,他投资600百万,开始进行鸭禽类养殖。
闫俊峰的金绿垣养殖公司,十九个鸭棚每年能产出一百万只鸭子供应市场,纯利润每年在一百到两百万之间。
闫俊峰说:“煤矿是靠能源吃饭,它是不会太长久的;搞养殖,我觉得是比较长远,有前途,越发展越好,国家也肯定会支持。”
目前山西部分整合主体企业已开始入驻被整合煤矿,部分主体企业开始对整合矿井展开隐患排查、安全整改、证照换发等工作,新一轮的煤炭生产将展示新的一面。山西省煤炭工业厅规划发展处处长苗还利介绍说:“山西省煤炭集中度将明显提高,产业水平明显提升,对财政和税收的贡献明显增加,安全保障水平大大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提升。”
专家:“煤老板”手中资金不足以冲击楼市或股市 山西数千名“煤老板”从煤炭经营前台隐退,成为幕后的股东,或者从煤炭产业退出,进入新的投资和产业领域。市场上现在有一种传言,山西各地“煤老板”手中握有的资金将高达3000亿元。国家能源领导小组专家组专家、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周大地认为,这个数字的可信度不大。
周大地:山西省整个的产量才7亿多吨,虽然淘汰的小煤窑数量不少,但是在产量里占的比例也不是特别大。小矿一吨的生产能力过去是几十块钱就可以形成,边采边建,好一点的一吨生产能力也就是一吨一二百块钱,当然这个矿山使用费算资源量也要交一点钱。至于3000亿,很多投资已经沉没了,而且设备要算折旧。要把这个矿山拿回来,第一我们不会花3000亿把这些小矿山买回来,第二,这么多年的积累也没有这么多钱,所以这两块加起来,我觉得3000亿根本就不足为信。
尽管从煤炭行业逐步退出的山西小煤矿经营者们手中握有的资金具体数额还不得而知,但是市场上还是有一个疑问,如果这些资金进入楼市或者股市,将会对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第一财经周刊副总编辑何力表示:由于个体很多,煤老板可能会分散投资,或者是(考虑)养老,这些资金还不足以对楼市或者股市造成冲击。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