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本市城区第一张区域噪声地图已绘制完成。记者从承担地图绘制的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下属的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获悉,这张噪声地图为西直门桥-德胜门桥-马甸桥-健翔桥-学院桥-薊门桥-西直门桥这样一个“矩形”的12.7平方公里范围,各个地理位置的噪声值分布用不同顏色的噪声等高线、网格和色块来表示,看上去一目了然。
这张噪声地图乍看上去酷似一幅“抽象派油画”,城市各个区域不同的噪声等高线用各异的色块表示出来,整个区域的噪声范围从85分贝到35分贝不等。地处高速公路附近的长带状区域已成了一条蓝色的噪音带,这表示该处噪音已至少高达75分贝;几条城市主干道附近显示为红色和紫色,这表明该区域噪声为70分贝左右;而在一些住宅小区内部为绿色和黄色相交,这表明该地段噪音值分别为40分贝左右和45分贝左右,越靠近路边的居民楼噪声值越高。
“通过这次研究,我们最主要的突破是对国外的预测模型进行了修正,做出了北京自己的道路噪声预测模型。”负责此项科研课题研究的市劳保所高级工程师户文成告诉记者,制作城市噪声地图在国内已有先例,但是外地的噪声地图往往直接套用国外的预测模型,而本市的噪声地图则在车辆噪声值、车流特性等方面采用了自采数据。
“噪声地图的研制将为本市的规划、交通发展、噪声污染控制等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据户文成介绍,了解噪声的分布情况后,可以通过声学技术降噪,噪声只要降低1分贝,人体就有感觉,若降低3分贝人体可以有明显感觉。经过试验,通过对楼板、墙体、门窗等住宅整体隔音可以有效降噪。
噪声地图是本世纪初才在欧洲迅速发展的一项新型的城市噪声预测方法,是将噪声源的数据、地理数据、建筑的分布状况、道路状况、公路、铁路和机场等信息综合、分析和计算后生成的反映城市噪声水平状况的数据地图,有利于公众深入了解声环境状况,参与监督。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