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传承华族传统文化 新加坡华裔学子推广“家谱”(图)

2009年09月22日09:35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中国新闻网
  汪端瑞(中间站立的男生)在李氏总会向孩子和家长们讲关于家谱的故事。(李叶明摄)

  中新网9月22日电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家谱,是华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早年新加坡华族家庭也有记家谱的习惯,如今已被现代都市人渐渐遗忘。尤其是新加坡年轻一代,他们对家谱还有多少认识呢?

  淡马锡初级学院一名来自中国的学生,在专题作业中提出要做家谱的研究与保护的课题,得到同组的印尼学生和新加坡学生的响应,并获得本地李氏总会的支持,组织了一场别有意义的家谱推广活动。


  汪端瑞来自中国安徽,三年前获新加坡教育部奖学金来本地读书,目前是淡马锡初级学院一年级学生。

  今年,汪端瑞和他的同学们需要完成一项专题作业,主题是《保护与发展》。这是A水准考试的一个重要科目。

  在年初选题时,很多同学根据自己对“保护与发展”的理解,自然而然地联想到环境方面的工作,如遭遇地震、火灾之后的保护与抢救等,而汪端瑞想到的,却是做家谱的研究与保护。

  汪端瑞说,由于家里最近刚好重修了家谱,这让他有机会对这个华人的古老传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新鲜”的课题

  对于汪端瑞保护家谱的提议,同组的四名同学钟婧琳、KatrinSalim、许瑜恒、宋诗莲都觉得很“新鲜”。他们当中,许瑜恒、宋诗莲是本地学生,钟婧琳来自中国,而Katrin来自印尼。由于都是华族,他们对家谱多少有一些认识。

  来自印尼的Katrin说,她的家族至今仍保留记家谱的习惯,家谱维系了一个大家族的联系。虽然家庭成员分布在印尼和海外的多个城市,但因为有了家谱,似乎有一根无形的线,把大家拉在一起。

  为方便联络,他们在家谱上注明了所有家庭成员的住址和联络方式等,这一点与传统的家谱不太一样。

  本地学生许瑜恒、宋诗莲说,他们曾经从长辈口中听说过家谱,只是现在很多家庭已经没有记家谱的习惯,所以他们对家谱的认识也越来越模糊了。听了汪端瑞的想法后,他们才发现家谱在传承文化与历史方面的特殊价值,所以非常赞成做这个课题。

  而保护家谱的选题,也很快得到了老师的肯定。老师说,他们是全班同学中第一个把“保护”的概念提升到精神层面的小组,选择去关注和保护一种正逐渐式微的文化传统,这一点非常好。

  拦路虎:找不到英文资料

  题目确定后,他们就开始动手搜集资料。在李光前参考图书馆,他们查遍了所有跟家谱有关的书籍。令他们感到意外的是,图书馆里所有能找到的有关著作都是中文的,而且之前的借阅次数少得可怜。

  汪端瑞说,虽然之前已经想到会是这种情况,但没有想到会这么严重。这令他们刚刚投入工作,就碰到了一只“拦路虎”。

  来自杭州的钟婧琳说,他们的专题作业是要用英文来完成的,因为这是A水准的考试科目之一,最后的报告得送到剑桥给英国老师评分。如果缺少英文参考资料,无疑会大大加重他们的负担。而且Katrin不会读华文,那些厚重的关于家谱研究的华文专著,对她来说,根本是“天书”,这让她怎么参与作业呢?

  面对意想不到的难题,五名学生决定各司所长,相互配合,一起面对。Katrin不能读华文,就让她尽量负责英文报告的撰写;查资料和相关的研究工作,就由两名中国同学主要负责;而两名新加坡同学,则着重在策划活动和问卷调查等方面。

   李氏总会协助学生进行家谱游戏

  事实上,五名学生的专题作业并非只是写一份学术报告而已,他们还要提出具体的保护方案,并争取加以实践。那么,对于一种式微的传统文化,究竟应该如何保护呢?经过一番讨论,他们一致认为,应该从孩子做起——让新加坡的孩子从小了解和认识家谱及其意义。

  他们也锁定5至10岁的孩子为设计方案的对象,并以游戏来激发孩子的兴趣。

  两名新加坡同学轻车熟路,提议用游戏站(GameStation)的方式,设计一系列本地孩子喜闻乐见的活动,通过游戏和比赛等,把家谱蕴涵的传统文化要点,潜移默化地传递出去。

  于是,讲家谱故事、家谱排排看、家训设计比赛、比比谁更像等一系列新颖而有趣的游戏节目出炉了。游戏设计好了,而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现在的问题是,他们要到哪儿去找一批5至10岁的孩子来做推广呢?场地和经费又要如何解决?

  “请问李总务贵姓啊?”

  在一筹莫展之中,他们想到了传统的宗乡会馆,在网上查找本地几个较大姓氏的会馆后,很快找到了新加坡李氏总会的网站。

  李氏总会秘书在接到许瑜恒的电话后,觉得这个活动很不错,就让他直接打给总务。许瑜恒当时心情紧张,在电话这一头,脱口而出问了一个令身旁的中国同学捧腹大笑的问题——“请问李总务贵姓啊?”

  不过,钟婧琳说:“笑归笑,我们其实也明白,第一次打这种电话总是会很紧张的。如果换了我,也未必不会犯同样的错误。”

  李氏总会不仅答应提供场地、设备、150元资助,还鼓励会员家长带孩子出席,并提供自由餐,但是要求学生的这项活动必须以华语来进行。为此,五名学生不得不搬救兵,邀请几名来自中国的同学临时帮忙。

  学生受邀在中秋节 再办家谱推广活动

  8月中旬的一个周末,家谱推广活动在新加坡李氏总会举行,十多名5至10岁的孩子以及他们的家长出席了活动。孩子们兴趣盎然,听大哥哥大姐姐们讲述家谱的故事;比较了华、巫、印及欧洲家谱的不同之处;他们还从打乱的家谱中,根据图片上的人物形象排列正确的位置,兴致勃勃地参与了家训、家谱的设计比赛等。

  参与活动的孩子和家长们都显得非常高兴。活动也得到李氏总会的肯定,他们还邀请五名学生在全国李氏宗亲团体即将联合举办的中秋节活动中,再搞一次同样的家谱推广活动。

  当天出席活动的李氏总会会长李滋长,认为学生的活动“非常难得”:“这次是这些年轻人主动联络我们,提出要做家谱这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推广,我当时还有一点惊讶。而用华语来进行,这些学生会有更大的收获。”

  学生们谈收获

  汪端瑞(中国):通过这次活动,我更加了解本地社会了,尤其是宗乡会馆。我发现在那里,可以找到很多历史和传统。比如,我们在李氏总会资料室,就发现了几本难得一见的李氏族谱,这也算是意外的收获吧。

  钟婧琳(中国):这种专题作业在中国是没有的。这是很好的素质训练,也培养了我们的团队精神。为完成作业,我们必须走出校门,跑了很多以前没有去过的地方,碰到很多以前从没碰到过的人,也做了不少以前没有做过的事。

  Katrin(印尼):这次为了专题作业而去的一些地方,包括李氏总会,是我之前从来没有去过的,也是游客们不可能去到的地方。这对我们了解真正的新加坡,融入本地社会,非常有帮助。

  许瑜恒(新加坡):中国同学真的很棒,我们要向他们多学习。如果是我自己,应该不会想到去做这个课题。我相信我们这次的作业会取得好成绩,因为我们选的这个课题很有价值,我们也付出了很多努力。

  宋诗莲(新加坡):这是我第一次踏进本地的传统会馆,尤其是为一群孩子举办关于传统文化的活动,而且全程使用华语,让我有了一种完全不同的感受。通过这个专题作业,我与传统文化更亲近了。(李叶明)
(责任编辑:刘晓静)
[我来说两句]

测测你灵魂的模样

测试:2010年你要提防你身边的哪个小人

测试你的智商到底有多高 测完可能会被气死

看你这一生有没有富贵命? 世界上最变态的八大菜

全球排名第十二位的心理测试:荒岛求生

测测你的死穴在哪里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欢迎您注册发言。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