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北新区在生态区建设层面上,不仅达到了国家规定的基本要求,同时也创造了非常好的业绩,建立了很好的工作示范,具有现实典型的示范意义……”9月13日,在沈北新区创建国家生态区技术核查通报会上,环境保护部生态司副司长朱广庆这样评价沈北新区。
“在沈阳这样一个工业特征非常明显的地区,坚持生态立区不动摇,走出一条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发展之路。”国家生态区建设技术评估组专家、辽宁省环境保护厅副厅长王治江对沈北新区顺利通过国家生态区的技术核查感到由衷的高兴。
科学规划 优化发展空间
朱广庆说,沈北新区“规划投入了一亿元,这是其他区域没有做到的。”由于规划先行,沈北新区依据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区域,打造了优美的生态空间,坚持走新型产业化道路,构建起具有生态经济特征的生态产业集聚区,实现了区域空间、产业空间和生态空间的全面优化。
和谐发展 优化产业结构
“沈北新区不仅仅是某一个方面或者某几个方面做得比较好,而是实现了经济、社会、文化等全面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无数次到沈北新区明察暗访的王治江印象深刻。
在生态区建设中,沈北新区坚持走生态化发展道路,大力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系统发展静脉产业、循环经济,建成辽宁中稻、大陆激光两家循环经济试点企业,董楼子村、曙光村、创业村三个循环经济试点村。截至2008年底,全区绿色、有机水稻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全区无公害产品认证达到58个,绿色、有机产品认证达到36个。同时,在引进项目上,坚持以环境保护为前提,自2006年以来,否决了100多个总投资近百亿元的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项目,促进了新区产业结构的全面优化升级。
强化投入 优化生态环境
“沈北新区良好的生态环境让这些走南闯北的环保专家们大吃一惊”,王治江告诉记者,自2006年以来,沈北新区在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近100亿元。重点实施了污水处理、大气污染治理、固体废物处理、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建设等八大类72项工程,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超过320天,森林覆盖率达到18.2%,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让国家的核查专家们颇为赞赏的是“创新、实干、开放、超越”的沈北精神,“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状态,工作的成果是高质量的……”这是来自环境保护部的核查专家们对沈北新区的印象,也是对沈北新区、对沈阳工作的充分肯定。
本报主任记者 李海英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