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莫让打工子弟教育成为特殊教育 给他们自信的童年

2009年09月24日09:03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中国新闻网
  农民工子女从难以在城市就学到政府千方百计保障其就学,无疑已是相当大的飞跃,但同时也必须正视问题的存在。仅仅安放好农民工子女的书桌还不够,还必须想清楚该怎样安放这张书桌才能让这些孩子每天都有快乐的心情,拥有美丽的童年——

  在北京的西山脚下,有一座叫巨山的村子,这个村子坐落着一个不起眼的小学校——巨山小学。
推开巨山小学的校门,一水儿的单层平房,灰墙灰瓦灰甬道。

  和大部分位于北京城乡接合部的学校一样,这个学校大部分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的外来打工人员家庭。全校800余名学生中,90%是农民工子女,来自全国25个省区市,智力障碍、语言听力障碍和肢体障碍的孩子占4%。

  就是这样一所学校,不仅是北京最早免费接收农民工子女的学校,而且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所基础教育的名校。他们的独特之处在于,坚持要给每一个孩子平等自信的教育,即使对方来自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很多参观过这个学校的人都得到这样一个启示,仅仅安放好农民工子女的书桌还不够,还必须想清楚该怎样安放这张书桌,在教育上就要给农民工子女自信。

  让他们知道“我能行”

  “二年级一班、40个孩子,只有5名北京的孩子,其他全都是外地进京人员子女。”班主任陈谊君老师对记者说,这是巨山小学的典型生源结构。

  作为在教育战线工作了几十年的教师,校长王淑清非常了解这些孩子最大的问题在哪里,“农民工子女存在最大问题不是智力,而是心理,生活的差异容易让他们感到自卑,缺乏自信”。

  她对记者说,这些孩子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生活习惯各不相同,基本行为习惯较差,胆小、自卑,交往合作能力较弱,内心存在一定程度的被歧视感和对立情绪,家庭背景千差万别,父母工作稳定性差、学生流动性大。

  巨山小学的老师们用心研究每一个孩子,因材施教,使他们形成独立、健康、向上的人格。这里的老师认为,对于农民工子女来说,这甚至比多考几分还要重要。

  “之前我特别不愿意把孩子放到打工子弟学校去,我觉得那里的教育环境不好,和城里孩子的学校就是没法比,但是巨山小学改变了我的看法。”学生王志的妈妈表示。他们来自安徽,来京两年。

  “巨山小学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小学,我从来没考虑过他们来自哪儿、家境如何。”王淑清说,“真正的不同,只有户籍不一样。除此之外,和北京的孩子没有任何区别。只要给他们成长所需的爱,每个孩子都能成才。”

  在校园深处的那面红墙上刻着三个金色的大字——我能行。

  每次新来的孩子,王淑清让孩子大声喊出这三个字,于是记者听到这样一段对话,

  “我能行。”孩子声音小小的。

  “谁能行?大声点,校长没听清!”王淑清追问。

  “我!”孩子放大了音量。

  “把话说完整。”王淑清“不依不饶”。

  “我能行!”孩子大喊一声,声音大得似乎把自己也吓了一跳。

  “我就是要唤醒孩子们心中沉睡的自信。”王淑清说:“我觉得所有的孩子都一样,都有受到优质教育的权利。来到我身边就是我的学生,是我的学生我就要对他们负责。”王淑清如是说。

   长期处于心理边缘容易“激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所做过一个“改善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课题研究,有一项关于流动人口子女对北京态度的调查。在回答“你羡慕北京的孩子吗?为什么?”的问题时,有42.1%的孩子答“羡慕”,57.9%的孩子回答“不羡慕”。

  从“羡慕”的原因看主要是羡慕北京孩子优越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不羡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城里孩子优越感和歧视态度的一种抵触。这些孩子从家乡走进北京,面临着北京的繁华与自身处境的巨大的落差。没来北京前,许多孩子认为北京是一个繁华美好的天堂,而来北京后他们只能在简陋的打工子弟学校读书,不能在北京考学,不能像北京孩子一样在娱乐场所玩耍。流动儿童已感觉到了自己与城市孩子的差别。

  流动儿童问题研究者,北京城市学院教师陈洁泯认为,农民工子女由于户口不在当地,往往被另眼看待。没有学籍,成绩不计入教学考评,并且无机会参加评三好和一些竞赛,孩子们在心理上感到受歧视、不平等。

  有学者提出,这些主要来自农村的孩子们,长大后无论是留在城市或是返回家乡,都将成为未来劳动力大军中的一员。他们的素质高低必将对未来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这些流动儿童的社会心理素质不同于他们的父辈,长期处于城市边缘,他们可能会趋于“激进”化。如果不对他们进行正规有效的教育,不帮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很可能会产生对整个社会的对抗情绪。

  从记者曾走访的一些城乡接合部的打工子弟学校情况看,很多是私人办学,没有合法的办学手续,目前北京的250多所打工子弟学校,办学申请获得批准的目前只有十家学校。大多数打工子弟学校的办学者在非法办学,孩子在“非法”求学,学校教学设施极度缺乏,事实上不具备办学条件。很多学校的校舍是简陋破旧的平房、简易房,或由库房改建而成。

  甚至一些打工子弟学校的老师是办学者从家乡招来的亲戚和同乡,大多没有教育经验,也没受过任何专业培训,教师随时可以来,也随时可以走。许多教师只是打工挣钱,并不想长期做教师。流动性很大,缺乏应有的稳定性,这对学生是很不利的。

  在这样的现实困境下,巨山学校的努力与成功更显得具有独特意义。因为这个学校特别注意孩子的综合素质和积极健康人格的培养。根据学生来自不同地区、多数出生在农村的特点,巨山小学在民族技艺上找到了让孩子“负责”、“能行”、“快乐”的突破口。孩子们不仅自身掌握着一些民族技艺,学校还专门开设了诵读古诗文、中国书法、山西剪纸、山东布老虎等课程,孩子们可以在这里大显身手、增强自信、寻找快乐。

  每个从巨山小学毕业的学生都能掌握5种以上的民族艺术技能,记住56个民族的名称,都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写一手漂亮的汉字,会背诵250首古诗、50篇古文。

  打工子弟教育不应成为特殊教育

  农民工子女从先前难以在城市就学到如今政府千方百计保障其就学,无疑已是相当大的飞跃,是中国迈向教育公平的重要一步。但能否就可以止步于此?孩子们都有学上是否就意味着实现了教育公平呢?

  一位去过巨山小学的小学校长回来后在自己的博客里写道,透过巨山小学的这种教育理念,实质上反映了教育者对教育的理解。让孩子充满自信,致力于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其结果远不止是简单的成功,还意味着孩子每天都有快乐的心情,拥有美丽的童年,可以享受成长,对未来热切企盼。思想高度决定行为方式。对公立学校如此,对打工子弟学校也是如此。相对来说,农民工子女更需要老师的唤醒、启发、激励,更需要师爱的滋养和关怀。

  “如果说家长根据自身条件自愿把子女送入条件较好的私立学校,那是个人选择自由,无可非议,但在法定的义务教育阶段,在财政拨款的公办学校,国家却应该为全体公民提供无差别的教育资源,而入学的条件只应有一个,那就是"就近入学"。秉承这样的教育公平理念,无论是市民子女,还是农民工子女,都应该能在居住地方便地免费入学,都应该能其乐融融地"共同成长"。”21世纪研究院研究员王雄表示。

  他认为,中国近几年的义务教育成就举世瞩目,但欣喜之余,也必须正视问题的存在。仅仅安放好农民工子女的书桌还不够,还必须想清楚该怎样安放这张书桌。教育公平的理想,就是要消灭一切特殊学校,消除一切“歧视”与“仰视”,真正实现所有孩子心连心,手拉手,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在教育上要给农民工子女自信。”(记者车辉) (来源:工人日报)
(责任编辑:刘晓静)
[我来说两句]

测测你灵魂的模样

测试:2010年你要提防你身边的哪个小人

测试你的智商到底有多高 测完可能会被气死

看你这一生有没有富贵命? 世界上最变态的八大菜

全球排名第十二位的心理测试:荒岛求生

测测你的死穴在哪里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欢迎您注册发言。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