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姜明 宋开文
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群众幸福安康息息相关。
社会建设,民生为重。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省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在就业、社保、教育、医疗、分配制度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从解决旧社会遗留下的严重失业问题,到改革劳动就业制度,再到实施扩大就业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四川劳动就业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
在父母要求下,王小迪从电子科技大学毕业后考了两年公务员,没有成功,后来他自己搞了个网络公司,业务做大后招了十几个人,去年赚了好几百万。他的经历让做了一辈子公务员的父母瞠目结舌:一个26岁的年轻人,不仅可以自己挣钱,还能解决十几个人的就业问题!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
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旧社会遗留下的严重失业问题,失业、半失业人员占城镇人口的18.49%。我省成立劳动就业委员会,果断采取一系列措施,经过几年努力,化解了严重的就业危机。
长期以来,我省坚持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坚持在改革发展中解决就业问题,坚持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互动,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形势保持基本稳定。
从1978年到1990年,是劳动就业制度的初步改革阶段。这一时期,对劳动就业政策进行重大调整,从改革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入手,实行在国家统筹规划和指导下,国家介绍安置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的三结合就业方针。
从1991年到2001年,是劳动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化阶段。这一时期,我省国有企业劳动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营机制的转换,使企业产权变更加快,关停、破产企业开始增多,进入社会的失业人员大幅度增加,实施再就业工程和构筑三条保障线是就业再就业工作的中心工作。
从2002年至今,是劳动就业制度的全面改革阶段。这一时期,进一步确立了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方针,形成了积极的就业扶持政策体系。同时,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通过发展第三产业、多种所有制经济和灵活多样就业形式,扩大就业容量、拓宽就业渠道和增加就业途径。
2008年,随着一场千年一遇的大地震,以及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就业形势变得异常严峻。我省从多方面着手,抓好就业促进工作,把促进经济增长同有效增加就业结合起来。
雅安市雨城区许桥村返乡农民工古甲伟,在经过政府提供的免费就业培训后,重新找到了工作。今年2月,古甲伟作为返乡农民工代表,走进中南海,参加了温家宝总理主持的《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座谈会。
受到就业培训的,远远不止一个古甲伟。为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发展,我省建立了包括职业介绍服务、就业培训、劳动就业服务企业和失业保险等4项内容的就业服务体系。向城乡求职人员提供免费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职业介绍和职业培训。仅2008年,全省共组织27.2万名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无业农民参加再就业培训,培训后再就业率71.2%;创业培训5.4万人,创业成功率63.9%;组织农民工培训239万人;劳动预备制培训7.9万人。
充分的就业培训,使农民工就业率提高,就业形势明显好转。
今年4月,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要求重点加强对灾区群众、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低收入家庭困难就业人员、新增失地失业群众的就业促进工作。
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就业促进政策使千千万万人安居乐业。
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四川就业走过的路,可以通过这一组数据体现:
实施一系列促进就业政策措施,鼓励发展第三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城乡就业人员总量从1952年的2028万人增加到2008年的4740万人。
2002年以来,全省共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46.5万人,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企业富余人员就业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2008年底,全省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3.5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无业农民再就业33.1万人,其中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10.9万人,帮助4.9万户零就业家庭每户至少1人实现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6%。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使几代四川人通过教育改变命运,为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通江县的刘明凯大爷最近被大儿子接到成都,“任务”是接送两个孙子上学、放学。
刘大爷有两个儿子,一个在成都,一个在通江老家,两个儿子各有一个儿子,都在成都读书。1990年,大儿子考上医科大学,毕业后留成都当了外科医生。大儿子把弟弟和侄子的户口都办到了成都。这样,侄子就可以免费享受成都的义务教育了。
大儿子当年班上的同学有58个,只有5个人上了大学。大儿子说:“现在,一个班至少有80%的人都能上大学。”
刘大爷在新中国成立后参加过“扫盲班”,会认几个字。他对“教育改变命运”认识深刻:没读大学的小儿子的发展不尽如人意,但能有一个读了大学且留在大城市工作的儿子,他很满意。而大儿子对下一代有更高的期望:“希望他们学历更高些、成就更大些!”
像刘大爷家一样,60年来,在四川,随着教育事业的空前发展,越来越多的百姓印证“教育改变命运”。
高等教育不再是“稀缺资源”,成了更多人可享受的大众教育;
义务教育真的可以不花钱了,城市农村都一样!
民族地区整体完成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历史任务。今年9月,12911名已经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藏区学生走进成都等内地中职学校。他们得益于我省实施的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从今年秋季起至2013年,每年组织1万名藏区学生到内地接受免费中职教育。
职业教育面向市场,提供“订单式服务”;高中阶段教育普及进程加快;幼儿教育和特殊教育整体水平得到较大提高;各级学校教育普及程度迅速提升,教育公平取得重大进展;教育资源显著扩大,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教育形成了具有四川特色的教育体系基本框架和发展模式——
教育功能实现大转变,教育的公益性、公共性、公平性日益凸显;
教育结构实现大转变,初步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育体系;
教育体制实现大转变,各级政府和社会的办学积极性不断提高;
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大转变,大力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健康素质协调发展;
教育对外开放实现大转变,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
60年来,四川发展为人才大省。截至2008年底,全省有各级各类学校4.6万所,在校学生1876.9万人,教职工90.1万人;“普九”人口覆盖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提高到99.64%、70.7%和22%。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7.82年,各级各类教育规模在全国的比重及排位全面提升,与国内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明显缩小。
教育优则人才强,人才强则四川兴,教育正为四川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初步形成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提高
广安市69岁的退休小学教师江老师,现在每月能领近2000元的退休工资,上世纪60年代他刚参加工作时的工资是28.5元,虽然物价也在涨,但江老师说:“现在的收入肯定比过去多得多,也经花得多!”
“比过去多得多”的还有四川农民人均纯收入。1965年,四川农民人均纯收入105.8元;2008年,达到4121元。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而深化。目前我省初步形成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提高。
《四川省劳动力市场管理条例》、《四川省集体合同条例》、《四川省失业保险条例》、《四川省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条例》、《四川省最低工资规定》等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相继出台,发挥了政府对市场的必要调节作用,为依法调整劳动关系提供了法制保障。
劳动争议处理制度逐步建立。1987年以来,我省相继出台《四川省劳动争议处理实施办法》、《四川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议事规则》、《四川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三方例会制度、三方办案原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逐步确立和完善了以协商、调解、仲裁、诉讼为主要环节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劳动保障监察维权力度不断加大。1995年,省政府颁布《四川省劳动监察规定》;2002年,省人大常委会颁布《四川省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条例》。目前,全省已设立劳动保障监察内设机构170个,独立编制的专门执法机构174个。《劳动法》颁布以来,我省各级劳动保障部门为劳动者追发工资待遇累计达16.95亿元;督促用人单位补缴社会保险费累计达20.45亿元。
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社保体系作为人民生活的“安全网”、社会运行的“稳定器”和收入分配的“调节器”的作用日益显现
“想不到身为农民的我也能领到养老金,今后每月都有140元的稳定收入,我的老年生活从此有了保障……”成都市温江区黄石村村民赵秀云幸福地翻着存折。2007年3月23日,对成都温江区农民来说是个历史性的日子,当天温江区在全省率先启动农民养老保险工作。
社会保障,是体现以人为本、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制度安排。一张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网络正在我省形成,社保体系作为人民生活的“安全网”、社会运行的“稳定器”和收入分配的“调节器”的作用日益显现。
新中国成立后,企业职工劳动保险事业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1951年政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标志着新中国劳动保险制度开始创建。1985年国家劳动人事部在四川自贡市试行退休基金统筹,2162家全民所有制企业全部纳入试行范围。1986年全省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全面展开,省、地(市)、县三级均组建社会保险机构,开始实行企业职工退休费用社会统筹。
随着改革向纵深推进,我省的社会保障事业也在快速发展。这是一张进程表:
1992年,国务院下发《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省政府下发《四川省全民所有制企业职工退休费用省级统筹实施方案》,全民所有制企业职工退休费用实行省级统筹,费用筹集由国家、企业和职工个人三方合理负担,统一定率、统一核算、统一调剂、分级负责、共担风险。
进入新世纪后,社会养老保险覆盖范围持续扩大,特别是近年来集中力量破解社会保险历史遗留问题,重点解决了城镇集体企业未参保超龄人员、超过劳动年龄未参保返城知青等群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问题,使长期游离在社会保障体制外的30余万老职工、老知青获得养老保障。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向农村扩展取得新进展。截至2008年底,全省已有48个县(市、区)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46.17万人。2008年省级财政投入农保补助资金3600万元。
目前,养老保险已覆盖包括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和其他城镇企业职工以及灵活就业人员在内的人群,以及部分农村人口。2008年底,全省参加养老保险人数达到1010万人。全省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离退休人员已由1986年的4.88万人增至2009年6月的319.8万人。
“这是祖辈们做梦也没有想到的。”甘孜州康定县瓦泽乡村民邓珠不久前成为该县近7万名首批参保的农牧民群众之一。按现在的参保标准,该县农牧民在交满15年的养老保险费后,60岁后养老保险待遇每月最高可达220元、最低为180元。
此外,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多种保险相继推出,更好地完善了社会保障网。
我省职工医疗保险制度2000年底全面启动,2001年在全省实现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全覆盖,当年有400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同时,针对不同困难群体采取降低费率、单建大病统筹的办法,先后把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困难企业职工和退休人员、失地农民等纳入基本医疗保险。2008年全省参加各种形式医疗保险的农民工已超过116万人。
过去,农民最怕的就是生病。“去一次医院,一年就白干了。”简阳市简城镇民旺村金华均说。2003年6月,四川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启动,这项措施已惠及九成以上农村居民。如今,像金华均这样的农民,看了病都可以得到相当大比例的报销,“再没什么好怕,生活终于踏实了。”
2001年7月,《四川省失业保险条例》出台,这是我省社会保障领域第一部地方立法,失业保险事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我省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失业人员从2000年的16.16万人增加到2008年的28.29万人。从2004年开始,我省将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纳入失业保险范围。截至2007年底,全省共有17.37万名失地无业农民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累计发放失地无业农民失业保险金16.61亿元。
人均期望寿命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35岁提高到2008年的73岁,医疗卫生事业取得巨大成就,促进 四川全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
2009年9月,薛枭走进上海财大,开始了他的大学生活。
2008年“5·12”特大地震发生,被称为“可乐男孩”的薛枭在被困废墟80个小时后获救。
薛枭此后在川大华西医院骨科接受救治,他在右臂被截肢后康复出院,继续完成高中学业。
被埋废墟后,薛枭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还能活着出来,能得到那么好的救治和康复。
四川快速医疗应急反应和良好的医疗条件成全了他。跟他一样的地震伤员,全省卫生系统共收治了33.6万人次。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实现医疗救援对重灾区21个县及其乡、村的全覆盖;第一时间,安全有序地向全国20个省市转送10015名伤员,实现了人类历史上非战状态下最大规模的伤员转移救治;第一时间,开展全面扎实的防疫工作,创造了“大灾之后无大疫”的奇迹。
抗震救灾是对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四川医疗卫生事业的一次空前的大考,四川交出了漂亮答卷。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省人均期望寿命、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为35岁、200‰和1500/10万,2008年这3项指标分别为73岁、12.6‰和51.5/10万。这三大指标的变化,标志着我省城乡居民健康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1949年,四川、西康两省仅有医疗卫生机构195个,医疗卫生人员2719名。2008年,全省各类医疗机构床位数达到24.38万张,医疗卫生人员总数40.04万人。其中,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522个,医疗卫生人员总数13.58万人,卫生技术人员10.87万人。
今年,国家医疗体制改革方案出台,四川的细化、落实方案也将加紧出台,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将得到更好解决。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