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祖籍是河北,生长在台湾,是马来西亚人,所以我觉得自己是属于这三种时间和空间的。在思想上,中国是我的祖先,因为我流着共同的血脉,所以有民族的感情。我生在台湾,台湾就好像是我的父母,我对它有浓厚的亲情。
后来命运把我安置到马来西亚,成了马来西亚人,我当然爱我的国家,所以马来西亚就好像是我的丈夫,我对它有着坚定的爱情。”
向文化讲坛的听众们诉说着自己的“三度情间”,戴小华动情得有时哽咽。
她曾是一个年纪小小就尝受乡愁之苦的女孩:“记得小时候,无论是父母还是长辈,都不时地提到我们的家在海峡对岸那一片广阔的土地上,母亲常常用手背抹过她的眼角,这个动作在我的记忆里面一直反复。我多么向往对岸那片秀丽的山川,希望有一天能够步履其上,俯仰其间,但这是我连做梦都梦不出来的地方。”
她曾是一个年纪轻轻便受困于身份认同之惑的女子:“在台湾的时候他们说我是外省人,到了马来西亚他们说我是外国移民,到了中国大陆他们说我是外国华侨。似乎我站在哪里哪里就不属于我,可是当我跨出了这片土地的时候,我又代表了这片土地的全部。所以,长久以来我心里面老有一种闷闷的感觉,好象是一种委屈,是一种不安,也是一种渴望,渴望有一个踏踏实实地让我去爱和被爱的家。”
几十年来,戴小华一直在寻找这样一个“家”。1990年4月,她独得机缘,成为第一个到中国大陆正式访问和讲学的马来西亚文化使者,从此她穿梭于大陆和马来西亚之间,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尽心尽力。1998年,戴小华召集了20多位学者专家,花了三年半时间编辑完成了《当代马华文存》,此后又用8年时间完成了《马华文学大系》,这两套书被喻为马来西亚华文文化的双峰塔,为马来西亚华文文学留下了重要文献。
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戴小华感受了一种民族大爱。尤其是去年5·12汶川地震与今年台湾8·8水灾,让戴小华找到了属于自己、能够踏踏实实去爱和被爱的家:“这个家的概念,不是地理上的,它是一种文化的。我找到了一个能让我去爱和被爱的精神家园,也就是从事于中华文化的推动工作。我愿意在我行有余力的时候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尽心尽力。”
“乡愁像一座暖暖的桥梁,我们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最后都走到了一头。”戴小华在演讲最后,用她续写的《乡愁》,温情脉脉地表达了对中华文化的情感。
余秋雨点评:
从世界区域讲起来,除了中国大陆和台湾之外,华文应用水平最高的应该是马来西亚。戴小华女士不仅自己写了很多东西,还在这个领域里面做了一个集大成者,以一个美丽的形象和华文联系在一起,马来西亚华文的传承由于她的努力提高了很多。
10月9日《解放周末》将刊发第27届文化讲坛实录,敬请垂注。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