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部署编制“十二五”规划 成果让全民分享
中国已就“十二五”规划编制前期工作进行部署,该规划将深化对一些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的研究,就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相应措施。距离中国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有两个“五年规划”期了,“十二五”规划编制和执行得如何,对于中国能否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至关重要。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数据证明,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难以继续,必须花大力气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去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央和地方政府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政策取向一定程度上延缓了优化经济结构的进程。数据显示,1981、2000、2008三个年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分别为961亿元、32917.7亿元、172291.1亿元,对当年GDP的贡献比例分别为26.7%、34.3%和41.1%,按照支出法计算,同期对GDP贡献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分别是1339.3亿元、33844.4亿元、126209.5亿元。随着投资对GDP贡献比例增加,1元钱的固定资产投资对GDP的贡献逐年下降,分别为1.39元、1.03元、0.73元。
提高企业的创新力
争取“十二五”规划期间在前沿科技领域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十二五”规划应当以提高企业创新力为着力点,同时利用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组织好若干重大科研项目的攻关,争取“十二五”规划期间在若干前沿科技领域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提高制造业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
成果让全体人民分享
通过改革和制度创新缩小人民群众的收入和保障水平,直接关系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应当成为“十二五”规划的重中之重。
要通过改革和制度创新,充分实现改革、发展成果让全体人民分享。1978-2008年,中国GDP由3645.2亿元增长到300670亿元,增长了81.48倍;而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510元增长到15781元,仅增长9.4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686元增长到4761元,增幅只有5.94倍。同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城市或乡村不同阶层之间,收入分配差距和社会保障水平更有天壤之别。(钟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