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黑狗成了老人唯一的伙伴。本报记者 段玉良 摄 |
吴再兴捧着《圣经》,翻到“盐和光”一章上,深深折下一角。对于年过7旬的老人来说,光没有对他吝啬,但盐却成了老人的奢望。半月没吃盐、1年没吃油,而肉对于吴再兴那就是太遥远的往事,仅靠包谷糊糊为生的吴再兴,独自住在村尾的废弃猪圈里。虽然,老人家里还有两个女儿……
一本《圣经》
读者向本报反映,禄劝茂山新发村有个70多岁的老人,被女儿赶出家门住在村外的一个草堆里,每天靠吃包谷糊糊为生,“都快成‘野人’了。”
在当地村民的带领下,记者赶到新发村,村尾有几间被村民遗弃的狭小猪圈,顶部的遮盖物早已丢失,只剩下半截土墙。村民吴师傅指着一个堆着杂草的猪圈说:“老人就住在这里。”
一个衣着破旧,头发胡须全白的老人正对着阳光,眯着眼睛看一本旧书。看到有人来,老人把书折起一页,合起书本。把自己坐着的一个塑料凳子让出来招呼客人,自己坐在地上的扫帚上。老人介绍,他叫吴再兴,今年76岁,上过小学。刚才正在看的书是别人送的《圣经》,正看到马太福音5“盐和光”一章。
在《圣经》里,盐和光是同等重要的,而就是这如此重要的盐,吴再兴已经半个月没吃到了,油也有1年多没吃过,他现在仅靠包谷糊糊维持生命。
吴再兴的“家”里放着两袋包谷面,这都是老人自己种的。“勉强能维持到过年。”问及老人为何独自生活在猪圈,老人说:“怕被二女儿打。”记者询问老人想不想回家去时,老人还是回答说:“怕被二女儿打。”
一只狗
对于现在的猪圈生活,吴再兴似乎并没有抱怨,他指着草堆下面一些花花绿绿的被褥说:“这些是我对面村庄的干女儿送来的,以前没有被子时,晚上冷得很,现在好多了。以前下雨没地方躲,现在有件雨衣,屋顶漏雨,我就用雨衣包上。”
吴再兴还从村民那里要来一只小狗,黑乎乎,圆滚滚的,陪在老人身边,是老人唯一的伙伴。老人吃什么,小狗就吃什么,和主人同等待遇。
几名妇女告诉记者:“他住这里已经3个多月。我们让他用拿到的低保金去买点石棉瓦来盖一下,他不听。”
此时,一个小男孩走了过来。大家指着小孩说:“这就是他外孙。”小男孩告诉记者,他今年7岁,上小学一年级。“他不听我妈妈的话,妈妈才把他赶出来的。”小男孩悄悄凑近记者耳朵说。旁边的几个孩子一听立马起哄,说小男孩撒谎。
“他女儿来了。”不知道人群中谁说了一句后,原本围在老人周围的人群四散离开,只见一个红光满面的中年妇女背着背篓走了过来,大声说道:“我爹这儿人还挺多的嘛。”
两个女儿
这名妇女正是吴再兴的二女儿。他的大女儿婚后生了1男1女,二女儿10余年前远嫁四川,今年3月带着儿子回老家居住。
二女儿未回来以前,吴再兴和大女儿一家一同生活,大女儿患有癫痫,而女婿又早年去世,一家人日子过得并不宽裕。村民们说:“日子虽然不富裕,但一家人还是能解决温饱。但二女儿一回来,老人就没人管了。”
吴再兴的二女儿看起来很是委屈,当着众人的面,哭诉起来。她说父亲不是被自己赶出家门的,而是父亲不愿和他们母子一起生活。“我住的房子也快倒了,比猪圈好不到哪去。”二女儿说,“过去10多年我从没管过家里的事,去年过年回家,看到家里破败成这样,今年3月,我就回来了。没想到回来就和我爹成了仇人。村里人都说我回来吃我爹,大家怎么不去信用社查,我老公给我汇了多少钱过来。所有人都说我不好,连孩子的老师都不愿在我家娃娃身上费心。”
听到二女儿的话,村长王文有说:“家里再穷,至少你吃什么,你爹就得吃什么。你们母子在家吃大白米,让你爹在山上吃包谷糊糊,大家怎么能看得过去。”
二女儿一听,马上大声嚷嚷:“我吃的米是用我老公寄来的钱买的,不是我爹的,我怎么吃不得?”
王文有无奈地说,他与吴再兴曾是邻居,他亲眼看到吴再兴的二女儿打过老人7次。“以前老人和大姑娘一起生活,非常窘迫。村里当时就想,老人不能劳动,大女儿又有病,就准备把他申报成五保户,等敬老院盖起来,就把他送进去。可是现在二女儿回来,老人就不属于五保户的条件了。不过他这样的情况,靠每月40元的低保确实没办法生活。”
从二女儿到现场开口说话开始,吴再兴再没开口说一句话,只是干枯的眼窝里流出几滴泪珠。看着众人离开,二女儿背起背篓转身离开,没有看坐在地上的父亲一眼。(记者 刘霞 云南信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