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蓝皮书:明年我国人均GDP近4000美元
熊剑锋
中国社会科学院昨日发布的《社会蓝皮书——2010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预测,今年底中国人均GDP将达到3500美元,而到2010年年底,这个数字将接近4000美元。
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GDP为300670亿元,总人口13.28亿人,人均GDP 22640元。
如果按2008年12月31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1美元兑换6.83元人民币)计算,人均GDP为3313美元,而2009年如果GDP增长8%,人均GDP将达到3500美元左右。
《社会蓝皮书》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李培林表示,在2003年我们的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仅仅用了三年的时间,2006年就超过了2000美元,到了2008年,我们超过了3000美元,到明年年底,我们人均GDP将会接近4000美元。
这与此前设定的2020年才达到人均GDP 3000多美元的目标相比,目标实现的时间大大提前。
他认为,这个速度在不断地加快,一个原因是经济的高速增长,第二个原因是每年新增人口在不断减少。因为人口基数越大,分母越大,人均GDP水平就会偏低。第三个重要原因,是人民币的升值。
按国际惯例,当人均收入超过3000美元时,居民消费升级将成为常态。我国2009年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降低到37%和43%左右,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可以说总体上已经达到从小康到宽裕的居民消费阶段。
住房和汽车等大额家庭消费开始进入普及阶段,教育、医疗、通信、旅游、文化等消费支出的比例迅速增加,这些特征都表明,我国总体上已经开始进入大众消费的新成长阶段。
社科院蓝皮书直指中国面临几大挑战
熊剑锋
昨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京联合发布《社会蓝皮书——2010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下称“蓝皮书”),其中在对社会形势作出乐观预测的同时,也指出中国社会面临的一些问题和挑战。
1 财富分配不公加剧
蓝皮书指出,尽管人均GDP快速增长,但是居民间的收入分配却越来越不公平。《社会蓝皮书》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李培林表示,虽然这些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大规模的财政上的转移支付,试图缩小城乡和区域之间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但是现在城乡收入差距还是朝着扩大的方向在发展。
而在影响收入差距的所有因素中,城乡差距是影响收入差距的最大因素。
尽管2008年首次出现了十几年来城镇居民和农民收入增速几乎相等的局面,而且城乡收入水平的绝对比第一次出现了略微缩小的状况,但是在2009年,收入差距重新开始扩大。
根据国家发改委社会研究所所长杨宜勇在蓝皮书中提供的数据,2008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达到331.49%,即城镇居民收入相当于农村居民收入的三倍多。
李培林说,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因为农民工的收入情况受到了比较大的冲击,农民工的收入水平在下降,农民工外出打工收入下降,对农民工的收入增长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李培林表示,估计今年全年城市居民收入可以增长到10%左右,但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大概增长只有6%~7%,所以城乡之间收入的增长率又拉开了三四个百分点。这个情况是中国克服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趋势的新的难点。
2 金融危机带来治安压力
由公安部办公厅统计处处长樊在勤、公安部办公厅统计处副处长宋尔东等人撰写的分报告《2009年社会治安状况分析》(下称《分析》)显示,2009年1~10月,全国公安机关共立各类刑事犯罪案件444.3万起,比2008年同期上升14.8%。全国有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机关刑事案件立案数与2008年同期相比有所上升。
《分析》称,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和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诱发、滋生违法犯罪的消极因素有所增多,给社会治安稳定带来新的压力。
首先表现在盗窃、抢劫、抢夺等侵财违法犯罪活动出现多发、高发,并拉动刑事犯罪总量继续增长。
《分析》认为,由于社会保障尚未完全覆盖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打工收入是其维持生计的基本保障。一旦遭遇下岗失业,很快就会陷入衣食无着、朝不保夕的窘迫境地,容易从事偷窃、盗窃或冲动性抢劫、抢夺等侵财违法犯罪活动。
统计数据显示,前十月公安机关共立侵财犯罪案件386万起,比2008年同期上升了16.1%,其中,5000元以下的侵财犯罪案件比2008年同期多立案40.8万起,上升了16.9%。
《分析》认为,虽然小额侵财犯罪侵犯对象价值较低、侵财数额不大、社会危害性较小,但具有多发、高发的特征,按照目前趋势,将成为拉动2009年刑事案件总量上升的主要原因。
3 利益集团与民争利
最高人民检察院高级检察官文盛堂撰写的分报告《当前反腐倡廉形势与前瞻》(下称“报告”)认为,当前存在少数机构和利益集团与民争利,某些“清水衙门”水不清以及有的部门和行业监管乏力的情况。
报告认为,目前政治体制改革滞后,公权划分及职权配置远未科学合理到位,加上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从而导致某些机关、部门、行业和系统腐败案件易发多发,大案要案居高不下,必须深化改革,否则积重难返。
报告说,某些“清水衙门”水不清。如教育、卫生、殡葬等部门曾一向被公认为“清水衙门”,而这些部门获得经济创收权能之后,广大群众一度深感“上不起学、看不起病、死不起人”。
近年来,高校成为腐败犯罪新的高发区,各地大学屡屡曝出腐败案件。同济大学原副校长吴世明因受贿罪被判有期徒刑10年,南京财经大学原副校长刘代宁被控受贿160多万元,湖北已有多所大学的主管官员因腐败落马,陕西近3年查处80多宗大学腐败案件,倒下7名厅级校官,人数之多,金额之巨,腐败情节之恶劣,都前所未见。
强势权力机关、部门和单位还可以利用权力进行名目繁多的收费和办实体创收(上缴收益、管理费等)。这种“权力变现”的灰色收入加上“权钱交易”的非法收入,使少数强势权力机构拥有源源不断的预算外资金进入“小金库”,其中一部分用于单位全员福利,如代缴个税、滥发津补贴等;另一部分用于单位领导及少数实权人物奢侈的职务消费、贪污私分等,不仅直接产生腐败,而且导致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等机构形成“油水衙门”与“清水衙门”的区别。
因公职人员所在“衙门”不同收入差别巨大,部分公职人员心理失衡,甚至还会污染社会风气,或导致地区之间出现不合理的收入差距。强势权力机构本身的“优越性”,加上强势利益集团暗中“投桃报李”,使“油水衙门”获得豪华的办公条件、奢侈的公务消费、诱人的福利待遇等,不仅继续强化传统的“官本位”意识,也越来越引起社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