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载有被美国驱逐出境的俄罗斯间谍嫌疑人的车队从俄罗斯的多莫杰多沃机场驶向莫斯科市区。 间谍,这个被认为是带有浓厚冷战色彩的词汇,在冷战结束20年后的今天,再次吸引了媒体的关注。一个庞大的俄间谍网在美国落网,暂且不论其实际破坏力有多大,单从俄美两国政府最终达成“冷战式”间谍交换协议看,美俄之间的冷战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并未结束。
从美国的全球利益出发,美国需“重启”对俄关系。同样从其全球利益出发,美国亦从未放弃对俄罗斯的警觉、防范、遏制与打压。美俄间表面上的笑脸相迎,最终难掩钳制与反钳制的暗斗。美俄这次大规模的间谍案,令人嗅到了似乎久违的冷战味道。
间谍战的历史,远比冷战史漫长,它自然也没有因冷战的结束而终结。俄罗斯人用4名美国间谍,换回自己的10名间谍。虽然这些已暴露的间谍们,奔赴海外的“职业生涯”将画上句号,但新一轮间谍战已经重新开始。
谍战故事:冷战以来四大离奇谍案 本报讯 冷战结束以来,以下间谍案已成为全球的“经典谍案”。全球谍案的频繁发生表明,和平时代背景之下,另一场无硝烟的战争一直都在持续……
最大间谍案:北约密码被轻易窃取
冷战后的最大间谍案,出现在波罗的海小国爱沙尼亚。2008年9月,爱沙尼亚国防部负责与北约机密情报交流的高官、61岁的赫尔曼·希姆,因涉嫌向俄出卖情报被捕。由于造成的损失巨大,希姆也被称为北约历史上的“头号间谍”。
这位爱沙尼亚前安全官员,凭借自己的特殊身份,以及爱沙尼亚加入北约后同其他成员国签署情报交换协议的便利条件,能随意阅读标有“北约特级保密”字样的文件。
由于爱沙尼亚的麻痹大意,使希姆很长时间里掌管着该国与北约的情报往来,他的个人邮箱有时就充当各方的情报中转站。这就使得俄对外情报总局透过这扇“窗户”窥探了北约的组织结构、重要密码和解码方式,甚至一些特工名单。挪威媒体称“希姆的背叛动摇了北约根基”。
(来源:《广州日报》)
头号“双面间谍”:FBI中潜伏22年
2001年2月18日,美国FBI特工菲利普·汉森涉嫌在过去22年内为俄窃取情报被捕,美国媒体称他是美国历史上头号的“双面间谍”。
美国FBI认为,在22年间汉森共向俄罗斯提供了27封信件和22个邮包约6000页的绝密情报。最重要的是,汉森还向克格勃透露了3名被美国招募了的俄特工名单,导致2人被枪决。
汉森在FBI工作27年,隐藏巧妙,甚至几次通过FBI测谎局负责人亲自实施的测谎检查。他使美国反间总局的颜面丢尽:15年之久没发现藏在局内的“鼹鼠”。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汉森在FBI长期负责针对俄驻外机构的反间谍工作,有条件接触绝密文件。时任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的办公室被俄外交官放置窃听器一事,都与汉森有关。
汉森在克格勃总部的代号为“拉蒙”。汉森从未和任何俄国人发生过联系,一直通过“秘密信箱”向俄特工转交情报,领取报酬。最终他被美国判处终身监禁,禁止保释。
英“间谍石头”:惊现莫斯科街心花园
俄罗斯本身也是间谍活动的受害国。2006年1月,俄破获一起英国间谍案。俄联邦安全局在莫斯科一街心花园找到一枚“间谍石头”,称这是英国间谍联系的秘密工具。
这块石头外表与普通石头并无区别,但在x光下却能看到其中玄机———“间谍石头”中间被挖空,里面装有发报机,石头看起来很完整,没有孔隙,涂有特殊的密封胶,不透气。利用红外下载功能,间谍人员能将石头内的情报传输到掌上电脑上。
俄情报部门秘密拍摄的画面显示,英国驻俄使馆的4名外交官时常出现在“间谍石头”附近,其中一人还曾拿走过这块石头。间谍石头看上去如同一本厚书大小,其技术堪称高级而先进。
由于这些英国间谍拥有外交官身份,因此俄罗斯最终只能将其驱逐出境。
硬币间谍案:纪念币成“间谍武器”?
2007年,一群美国军火商在加拿大租车时,车中发现了一种设计奇特的面值25分硬币,其中一面图案是枫叶上镶嵌着红色的罂粟花。
于是,这些美国军火商认为硬币可能由纳米技术制成,可能是加拿大方面针对他们的间谍工具。
随后,美国国防部警告称,这种25分币暗藏无线电发射器,可被刻意放到美国军方承包商身上,美军火商曾三次发现有人秘密安装这种装有“无线电发送装置”的神秘硬币。
而事实情况却是,这种硬币是加拿大皇家铸币公司2004年为纪念烈士而特别铸造的。被军火商怀疑的“纳米技术”其实是铸币公司为防止钱币上的红色脱落而做的一层保护膜,这种保护膜在紫外线照射下会熠熠生光。
对此,加拿大认为,美方情报人员实在过于敏感。
美女间谍
瞧,这些美女间谍们
本报讯 落网的10名间谍中,美女间谍查普曼成为八卦媒体的焦点。其实近年来,被媒体曝光的美女间谍,远不止查普曼一人,以下就是近年来频繁占据媒体版面的四个“美女间谍”。
俄“美女间谍”:前夫兜售艳照牟利 今年6月底以来,美俄爆出冷战后最大间谍案,逮捕10名俄间谍嫌犯。在这些间谍中,28岁的红发美女安娜·查普曼尤其引人注意。
由于查普曼曾与前夫在英国生活4年,因此英国最八卦的《太阳报》也从前夫手中购买了查普曼的多张艳照。目前,已获释的查普曼通过律师表示,她希望能尽快赴英国起诉自己贪婪的前夫。英国媒体甚至还披露,威廉王子和哈里王子甚至成为查普曼“色诱”的目标。
摩萨德女间谍:已整容“彻底消失”
今年1月20日,哈马斯军事领导人马巴胡赫在迪拜被杀。2月底,迪拜警方宣布,以情报机构摩萨德是刺杀马巴胡赫的最大嫌疑对象,刺杀者中有数名女性杀手。
此次暗杀事件中,有一位名叫盖尔·福利亚德的女性。当马巴胡赫入住酒店后,盖尔曾多次戴假发在酒店出入。
由于盖尔的行动都被监控摄像机拍录了下来,她的形象已被“曝光”。《中东报》评论说,为了掩盖身份,盖尔很可能会通过高科技手段彻底“易容”,原来的她将从此人间“蒸发”。
朝鲜女间谍:通过婚介色诱军官
2008年,韩国宣布抓获一名朝鲜女间谍。据称,伪装成变节者的袁正华隶属于朝鲜国家安全保卫部。
韩国政府宣称,她以“美色”为诱饵,试图套取韩国军事机密并向朝鲜传送机密的过程中被抓获,被判入狱5年。韩国媒体甚至将她比作一战时期著名的德国美女间谍玛塔·哈莉。
朝鲜回应称,整起事件均为韩国加工捏造,纯粹是一场阴谋。朝鲜方面称,韩国当局宣称的“女间谍”实际上是在朝鲜犯罪并被判处6年劳动教养后逃亡的人。
美国女记者:伊朗指控其为间谍
2009年2月,一起涉嫌窃取伊朗机密的美国女记者罗克萨娜·萨贝里引起广泛关注。萨贝里出生在美国北达科他州法戈市,她1997年当选“北达科他州小姐”,6年前移居伊朗,拥有新闻学和国际关系专业双硕士学位。
2009年4月,伊朗方面判处萨贝里8年有期徒刑。对此,萨贝里以绝食方式抗议。在美国政府的斡旋下,伊朗改判其有期徒刑2年,但缓期5年执行,可自由出境。随后,萨贝里离开伊朗前往美国。
目前依然还被克格勃使用的纽扣照相机。 走进俄间谍学校:间谍是怎样炼成的?
俄罗斯间谍的主管机构——俄罗斯对外情报局曾在2008年被美国《外交政策》列为世界第一的间谍机构。俄媒体曾披露过这个神秘机构的点点滴滴。
招募前暗中考察三年 面试时谈钱将被淘汰
本报讯 前苏联解体后,大名鼎鼎的克格勃被一分为二——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和俄罗斯对外情报局,前者负责俄国内的反间谍工作,后者则负责培养和向国外派遣俄间谍。
正式招募之前,一般会对候选人暗中考察3~4年,看他是否具备成为一名特工的基本素质。前任局长列别捷夫曾表示:“如果哪位候选人加入时,第一件事就谈钱,那么我们会对他说,你来错了地方。这种人今天在为我们工作,明天就会变节,给"出价"更高的雇主卖命。”
在俄对外情报局,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不会派遣没成家、国内没住房的人去国外。对这一看似古怪的规定,其实很有道理:对漂泊他乡的特工来说,国内有家的感觉很重要,这是不容忽视的心理因素。
培训可能达10年 父母姓名全部都换 俄罗斯古比雪夫东南约100公里的地方,一座奇特神秘的“间谍城”就会出现在眼前,它就是俄特工学校中规模最大、课程设置最多的“卡兹纳”间谍学校。
走进间谍城,就像来到世界建筑博物馆,整个学校面积达42平方公里,分成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区域,每个区域都按该国的某个地区模拟设置,区内所有商店、储蓄所、电影院、宿舍楼等建筑物,均按模拟地区或城市的风格设计或布置,与原地几乎一样,可以说是那些城市的微型景观。
学员要在此学习和生活5-10年,毕业后直接去某国,此时他们已经不知道自己是哪国人了。
新学员进入间谍学校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脱胎换骨”:姓名、年龄、出生地、爱好、父母和兄弟姐妹的职业及姓名都要更换。因此,对许多特工来说,做情报工作与其说是一种职业,还不如说是换一种生活方式。
外表酷似对象国居民 外语像母语一样熟练
俄对外情报总局所属的学校专门培训到国外从事间谍活动的特工人员,该局下属的学校按将来派往的国家进行设置。这些学校大都位于非开放地区,地图上根本找不到,当地的老百姓即使在那里生活多年,也不知道那里有一所间谍学校。没有特别通行证,外人根本无法进入这些学校。
在学校学习中,特工业务课程中学习时间最长,要求最严的是电报术和摄影,因为发报、破译密码、加密、拍照是特工最基本的技能。特工学校还特别注意训练“特色间谍”如“燕子”(女色间谍)和“乌鸦”(男色间谍)。
一位克格勃退役中校回顾称,派到国外的特工都是从高等学校的学生中选拔的,被选定的情报人员的外表应与对象国普通居民十分相像,有健康体魄和敏锐的头脑,至少精通三门以上外语,其中一门外语水平应与母语水平一样娴熟和纯正,所有候选人的档案和家庭背景都不能有丝毫污点。
俄间谍流失严重 经常有人被策反 在原苏联时期,克格勃是集情报、安全、保卫等职能于一身的超级安全机关,是与美国CIA和FBI分庭抗礼的庞大机构。为培训出一流特工,克格勃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俄联邦安全局,对外情报总局以及边防总局等。
然而,由于克格勃的改组和裁员,目前俄特工部门人才流失严重,大批原克格勃官员成为社会甚至国外安全机关的“抢手货”。他们有的成了职业杀手,有的下海经商,有的利用特长创办私人保安公司,还有的还被西方财团,公司,科研组织聘用。
由于这些人原来长期在安全机关工作,掌握侦查与反侦查技术,个个都是窃听等领域的专家,所以联邦安全局很难真正控制他们,给俄国家安全带来了隐患。
最新动态:美俄换谍早有筹谋
据新华社电 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美国白宫官员9日爆料,美国情报部门10年前盯上这起间谍案,6月动手抓人前已有与俄方换谍的“如意算盘”。
美方筹谋已久
这名官员称,早在10年前,美国情报部门就盯上了其中多名俄罗斯特工。美方多年秘密监视这几人。今年早些时候,美方获悉10人中有人打算今年夏天离开美国,于是决定采取动作。
美国情报部门和司法部6月初决定动手抓人,6月11日向总统奥巴马通报具体行动方案,包括如何实施逮捕、以何种罪名起诉、对美俄关系可能造成的影响等。
就在这时,美方着手酝酿与俄方交换人员。13天后,即6月24日,奥巴马与来访的俄总统梅德韦杰夫在白宫谈笑风生,随后在汉堡店共进午餐,但奥巴马当时没有向梅德韦杰夫提起特工案。
俄方同意配合 6月27日,美方在多个地点实施抓捕,缉拿10名俄特工。
此后不久,美方向俄方摊牌,提议用10名特工交换俄方逮捕的4名曾向美方提供情报的间谍。美国责成中情局局长帕内塔与俄情报部门谈判。
白宫官员说,帕内塔与俄对外情报局局长米哈伊尔·弗拉德科夫“私交甚好”。双方谈判顺利,很快达成协议。
谈判过程中,美方向俄方提供希望对方释放的间谍名单。白宫官员说,俄方最终交换的4名间谍与美国拟定的名单“一致”。两国商定,完成交换后,双方不得采取任何报复行动。
俄美旋即启动相关法律程序。7月8日,10名俄特工在纽约一家法庭“认罪”,被判驱逐出境。俄总统府发言人9日证实,总统签署命令,赦免4名为美国情报部门工作的俄罗斯人。
7月9日中午,一架俄罗斯飞机和一架美国军用运输机先后降落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国际机场。一个半小时后,两架飞机先后飞离。
美俄“皆大欢喜” 至此,“冷战”结束后美俄间最大规模的间谍交换行动落幕。
白宫官员说,美国对这次换谍行动的结果“非常满意”。这名官员说,美国逮捕的10名俄特工从未打入美国政府内部,不可能获取任何机密情报。
这与俄方特工们的辩护律师所说吻合。其中最“有名”美女特工查普曼的律师称,被告人未对美国形成威胁,“就我所知,他们当中任何人提供的信息都能在互联网上找到”。
一些分析认为,快速完成换谍行动,显示美俄看重关系转暖势头,不愿两国关系“重启”失败、“死机”乃至“关机”。
英国欲阻止美女特工入境 据新华社电 美俄9日完成“冷战”后最大规模落网特工交换。俄“美女特工”查普曼先前靠跨国婚姻取得英国国籍,希望日后能在俄英轮换居住。
英国政府对这位时下“风云人物”感到头疼,想方设法阻止她入境。
美国法院8日在判决中将查普曼和另9名为俄罗斯工作的特工驱逐出境。查普曼一行9日乘俄罗斯政府飞机抵达莫斯科。
查普曼的律师罗伯特·鲍姆说,查普曼把英国当成自己的家。“她想在英国和俄罗斯生活。她在英国生活了差不多7年,认为那里是自己的家,希望能够回去。”查普曼还打算起诉前夫,因为后者把两人的故事出售给媒体。
不过,英国政府并不欢迎这位“儿媳”,打算赶在查普曼到来前想办法剥夺她的英国国籍。《每日邮报》10日报道,英国内政部正展开调查,希望证明查普曼仅仅是为取得英国国籍而结婚。
(责任编辑:肖尧)